專欄 下頁
指數恒談
近年世界各地投資者對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追捧可謂日益踴躍。根據ETF研究機構ETFGI分析,各地ETF的資產管理規模在今年10月份首創歷史新高,突破10萬億美元。現時,全球擁有超過1萬隻ETF,...
薛永輝
指數恒談
香港於2000年開始實施強積金制度,如今已成為香港最重要的職業退休保障計劃。強積金制度實施至今,強積金總資產值累積至接近1.15萬億元。該制度旨在為僱員提供基本的退休保障。不同的強積金公司提供不同的方...
薛永輝
指數恒談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席捲全球,Google及百度也相繼推出相關產品。投資市場上,人工智能亦成為今年受資金持續追捧的主題,Bloomberg Intell...
薛永輝
指數恒談
歐美銀行最近出現了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大的信心危機,先有美國中小型銀行先後倒閉,其後更擴散至部分歐洲銀行。投資者開始擔憂這將是經濟衰退的先兆,引發資金開始流向避險資產,包括黃金、美國國債及日元。其...
薛永輝
指數恒談
氣候變化投資近年已成為投資市場上的焦點,不少資產管理公司已致力協助投資者應對邁向低碳經濟時的挑戰和環境效益。根據晨星的數據,截至2022年9月,全球以氣候為主題的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發行量...
薛永輝
指數恒談
上月,政府發表《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闡明在香港發展虛擬資產行業和生態系統而訂定的政策立場和方針。就此方面,證監會有意批准虛擬資產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公開發售計劃,預計初期階...
指數恒談
聯合國將於11月舉辦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這一次大會的核心討論課題預計仍是如何實現減排目標。回顧上年於峰會前發表的《2021 排放差距報告》,報告指出多國氣候承諾執行成效未如理想,...
指數恒談
市場不時爭論投資於被動基金或主動基金會有較高回報,惟過往表現說明被動基金是相對有效,其中以成熟市場的基金尤其明顯。據標普道瓊斯指數有限公司就全球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型基金的表現進行比較的統計顯示,過去10...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儘管美國存在經濟衰退隱憂,但在2022年上半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仍有高達2,910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ETF巿場的交易量也達到創紀錄的27萬億美元;發行規模也達到歷史第二高。這反映在市場波動劇...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市場期待已久的ETF互聯互通機制(ETF通)於本月4日正式啟動,為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金融發展史展開新一頁。承上文「ETF通納入資格正式出爐 最快於7月正式實施」所言,一如市場所料,南向通在首階段合資格的...
薛永輝
指數恒談
2014年,連結香港和上海兩地的滬港通正式開始,開展了互聯互通機制的序幕。作為環球首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體制,互聯互通機制在八年來不斷擴充和優化,先後拓展至深港通、債券通,以及可投資滬深創業板(只適用於...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受累於疫情、地緣政治,以及聯儲局加息等各類不確定因素影響,中港股市維持大幅波動。在不明朗的市況下,聰明貝塔 (Smart Beta)策略逐漸成爲了指數投資者的熱門選擇。以美國市場為例,在1645隻交易...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受累於本港以及中國內地疫情發展、地緣政治風險、中國內地監管政策風險和美國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等因素,港股在本年開初大幅受壓,市場投資情緒低迷,恒生指數更一度跌穿18,500點關口,為逾五年的新低;但隨著...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前文《氣候變化危機推動相關指數發展》提到隨著ESG(Environmental 環境、Social社會及Governance企業管治)評級機制不斷完善,ESG逐漸成為機構投資決策中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去年年底,根據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證監會聯合公告,滬深港三地交易所及中國結算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整體方案達成共識。後續的相關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包括修改相關規則並公開徵求意見,預計需要6個月左右的準...
薛永輝
指數恒談
ETF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數年間獲得爆發式增長,而ETF產品涵蓋的資產類別以及投資目標亦越趨豐富。雖然ETF是一種低成本及靈活的投資工具,但過往產品的發展亦並非一蹴而就,其產品設計在經歷市場和時...
薛永輝
指數恒談
在眾多ESG議題當中,相信「氣候變化」因素最為人關注,氣候變化泛指是除自然因素外,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主要的原因是使用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更多極端天氣等...
薛永輝
指數恒談
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往往會考慮投資年期、回報目標、風險胃納等因素,從而把資金分配在不同的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另類投資及現金等,這便是我們常說的「資產配置」。 *逢交易日下午1時《石Sir午市閒談...
薛永輝
指數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