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下頁
投資洞見
我們習慣連接數碼網絡,但實際上全球仍有約三分之一人口無法使用互聯網。「超級連結」與「數碼貧困」人士之間的「數碼距離」不斷擴大,無法使用全球資訊網會對教育、就業、醫療護理、創業等產生嚴重影響,亦會阻礙經...
Anne Tolmunen
投資洞見
回顧今年金融環境不斷收緊,全球央行面對降低通脹的持續挑戰(但不包括中國和日本),令波動加劇,大部分資產類別錄得負回報。需求增長放緩、供應鏈改善、高庫存和貨幣政策收緊,或足以在未來兩年內,令通脹重回央行...
Ecaterina Bigos
投資洞見
氣候變化、政治分歧日益加劇和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推動了全球轉型,令社會問題得到更多關注。 人類發展迅速,但社會不平等正在增加,經濟、企業,以至投資組合受到的潛在影響也在加劇。我們將在下文研究與社會影響投...
Anne Tolmunen
投資洞見
談到元宇宙,「社交」是一個關鍵主題。我們不只著眼於社交媒體急速增長,亦重視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日漸普及和為人接受,兩者怎樣結合為投資者創造顛覆性、廣泛和日益成熟的機會? 社交媒體投入we...
Pauline Llandric
投資洞見
7月以來,中國股市再次遭受拋售壓力,MSCI中國從高位回落10%。從經濟角度分析,中國經濟在5月和6月增長稍為反彈後再次遇到嚴峻挑戰:疫情蔓延至更多省份;樓市困境加深,房屋銷售量和動工進一步減少;嚴重...
莊瑋倫
投資洞見
「公正轉型」並非新概念。早在1990年代初,美國勞工領袖便注意到職位與環境之間互相衝突,這轉型趨勢近年來有所增強。2015年,《巴黎協定》就氣候變化提到了「公正轉型」。 氣候變化議題的關鍵是:承認轉向...
Virginie Derue
投資洞見
2030年將成為人口結構的重要轉捩點——「嬰兒潮」最後一代將年滿65歲。 在經濟上,他們是最重要的群組之一,雖然嬰兒潮一代只佔美國人口約22%,但他們擁有的財富高達美國的53%。以全球計算,預期到了2...
Peter Hughes及Stephen Kelly
投資洞見
從置身虛擬世界中的沉浸式遊戲體驗,到為建立廠房機械建立數位模型,再到使用擴張實境(AR)來識別問題,元宇宙正在允許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線上空間相互交流。 元宇宙規模正在快速增長。研究估計,2020 ...
Pauline Llandric
投資洞見
數碼經濟描述的是一眾數量龐大的公司,它們不只是個別零售商的數碼商店,還有在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搜尋引擎及門戶網站上的銷售點。 「聯網消費者」(connected consumer)主題擁有巨大的增長潛...
Jeremy Gleeson
投資洞見
教育是強大的變革推動力,尤其是當它惠及弱勢群體的時候。在個人層面上,它能改善生計,甚至是提高預期壽命;在國家層面上,它有助於社會穩定並刺激長期經濟增長。 對願意將社會標準融入投資組合的投資者來說,投資...
Anne Tolmunen、Caroline Moleux
投資洞見
大多數人在幾年前對信使核糖核酸(mRNA)一詞並不特別熟悉,但去年輝瑞(Pfizer)、復星(BioNTech)和莫德納(Moderna)等公司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讓mRNA技術登上各大頭版。然而,那僅...
Linden Thomson及Peter Hughes
投資洞見
在疫情下,我們加快邁向無現金社會的步伐,此轉變將創造新的投資機會,但對於該領域的企業而言,這也意味着新的挑戰和更嚴格的監管。 無現金支付帶來的根本性變化 由於在無現金社會中,人們難以逃稅或進行黑市交易...
Vincent Vinatier
投資洞見
自疫情爆發以來,科技產品和服務一直幫助我們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並推動科技指數不斷創新高,引起部分人對科技股過熱和估值過高的擔憂。 按市盈率計算,標普500資訊科技指數中的科技股相對估值比標普指數高27....
Jeremy Gleeson
投資洞見
近年,隨着投資者日益追求以前瞻性的策略取得長期增長,主題投資開始興起。根據安盛投資管理的報告,截至2020年底,全球主題基金的資產規模約為5.26萬億港元。巨大的增長潛力是主題基金逐漸成為主流的原因之...
Tom Riley
投資洞見
近年,塑膠造成的問題一直佔據各大媒體頭條,但與此同時,因電子垃圾而引起的廢物管理問題亦日趨嚴重。電子垃圾是指被棄置的已損壞或過時電子設備,若被透過不負責任的方式棄置,此類垃圾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
Amanda O'Toole
投資洞見
以科技驅動創新既是應對全球環境及社會挑戰的最可行方式之一,亦能為投資組合帶來正面影響。事實上,可持續科技適用於不同行業和市場。在健康、運輸、智慧城市、數據保安、資源善用及清潔能源領域上,可持續科技能夠...
安盛投資管理
投資洞見
2021年初至今,5G、人工智能(AI)和數碼銀行等領域為科技業的公司和投資者都帶來新機會。整體而言,宏觀經濟狀況日益好轉。美國經濟繼續表現強勁,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2003年以來最快的增...
Jeremy Gleeson
投資洞見
現時,各行各業都在經歷數碼化所帶來的衝擊、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創傷。全球經濟不斷演變,在種種因素下,投資者應如何制定最切合21世紀的投資策略? 人口老化、網上消費、自動化、清潔...
Jeremy Gleeson
投資洞見
受疫情影響,半導體供應短缺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供應鏈問題,但我們認為,強勁需求及持續創新仍將為芯片製造業及其投資者帶來利好。 過去數月,供應不足給包括汽車製造商和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在內的諸多企業造成困擾。...
Tom Riley
投資洞見
環保飲食的熱潮在2020年繼續發展,消費者對剩食、航空里程、潔淨標籤、無肉、培植肉及有機食品等潔淨及綠色飲食議題都十分關注。 雖然素食這種飲食及生活方式日益普及,但在資本市場上的相關投資卻相對複雜。當...
Amanda O’Toole
投資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