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都有個限度

分析 16:43 2014/04/25

分享:

分享:

一坨童便,再次激起中港互罵。更令人氣憤的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開腔昨日竟然呼籲港人以和為貴,應該包容云云。

「包容」,很多時候都是息事寧人的最佳藉口。在YK看來,息事寧人很多時候都含有包庇錯誤的意思。包庇錯誤,除了讓犯錯者毋須承擔責任,讓他有重犯的機會,更會令傷害禍及其他人,這是絶對不能容忍的。

事實上,內地人任由孩童在公眾便溺,在香港已非第一次發生。之前,在地鐵月台試過、在車廂內試過、在大型商場內試過。這些影響公眾衞生的厭惡行為,叫香港人怎容忍?

蘇局長,知道你是一位基督徒。聖經教道世人要愛,而愛要有包容。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你着香港人要包容。

但你也知道嗎?聖經所講的愛與包容,是以公義為大前提(彌迦書6章節),而不是刪除公義與懲罰的愛與包容。敢問隨處便溺影響到他人,合乎公義的行為嗎?我們仍要包容嗎?

你便溺,我們要包容;你插隊,我們要包容;你搶奶粉,我們要包容;還有更多更多,我們還要包容多少呢?蘇局長,我們包容的底綫在哪呢?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YK

欄名 : 日光之下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