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浪潮@iM網欄】估值10億美元 餐飲集團殺入香港
一直以來,香港作為美食天堂的身份,與踴躍的外來投資息息相關。世界各地的人到香港居留工作,或頻繁到香港出差,都導致某些菜系的出現和流行。香港靠着一步一累積,成為其中一個最容易可以「食勻全世界」的地方。正因為這個背景,香港其實有不少餐廳,背後是跨國的飲食集團。他們在不同時期為香港的餐飲業引入了一些新元素,造就了現在香港的美食生態,而Bulldozer Group就是一例。
【Wealth封面故事】(有片) 雷賢達獨家專訪:若中美關係轉趨緩和 或可扭轉港股估值低殘狀態【下一頁】
同場加映:【青姐話】多事之秋 好淡隻揪
來自俄羅斯的餐飲巨頭在俄羅斯起家的餐飲集團Bulldozer Group業務以高級餐飲為主,餐廳遍佈世界各地,包括亞洲、歐洲、英國、美國、中東、莫斯科等地,共超過240多間,集團估值超過十億美元。一直以來,這間集團的拿手戲就是先收購餐廳,再為他們重新定位,把其他國家的飲食文化推到當地。2016年,他首次以香港為立足點,嘗試由這裡開始,擴展她的亞洲餐飲版圖。高峰時期曾在香港擁有4間餐廳。早兩年因疫情原因,經營情況稍有減退。但今年,他們計劃再次重啟在香港投資,未來五年在香港開5間餐廳 。在現在各界對香港的經濟前景不算樂觀的情況下,實是少見。
打造全景式的異國體驗我帶着這個疑問,來到他們在中環經營的秘魯菜餐廳ICHU,希望從其中一位創辦人,Alexander Orlov的口中得知這些餐飲業巨頭如何看待現今香港的營商環境。步入餐廳,依稀記得餐廳與前業者開幕時的裝橫有所不同,現在看起來更為別緻。所有傢私均精心設計,每張餐桌上有一盞雲石製的暗黃色小枱燈,呈現出高貴卻不典型的優雅,木椅也特意製成磚格狀。原來,這餐廳不僅是重新加裝橫,還大規模更動了所有裝飾品和藝術品,以打造一種更優雅的異國風情感。
雷賢達獨家專訪90分鐘足本播放 【下一頁】
他跟我說,由於他的生意主要是在不同的地方經營高級的異國料理,因此他最看重就是創造體驗。他願意不惜重本投資,去打造空間和菜式,強調菜式的文化價值,令顧客一到這餐廳,就像去到第二個地方。這是餐廳得以成功的首要前提。看準香港的美食多樣性就算有很好的經營方針和策略,但現今香港外地遊客不足,不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嗎?為何還敢落腳香港?他明白現在的情況當然不算好,但相信過幾年會好轉。主要是他看準香港本身就是美食天堂,無論是本地客還是外來遊客,對不同菜式的接受度及包容度都非常高。所以,他覺得只要把其他相對冷門的歐洲菜式,如西班牙菜、地中海菜,更甚至是中東菜引入香港,結合香港本已很擅長的亞洲菜系,將會造就一個很好的餐飲營商環境。他認為現在遊客不足這個問題,主要是到香港的航班不足,而且價錢不具競爭力所致。同時他觀察到,國際旅客普遍以為香港整個市況較淡,街上的商舖不太開業。因這兩個原因,他發現對現在有消費力的歐洲旅客而言,他們寧願到中東也不太願意到香港。大概這需要政府聯同各界努力,扭轉外界對香港的印象了。
立即訂閱《iMoney》收看雷賢達獨家專訪足本版 【下一頁】
離開時,看到Alexander正與餐廳經紀討論怎麼調整窗簾的角度。心𥚃頓時覺得,一間高級餐廳要成功,甚至變成集團式經營,旗下個個品牌各有特色,各有成功之道實在不易。香港其實有很多高級餐廳,但不是每一間都如此重視細節。有些其實只注重外表華麗,卻不重視用餐環境的細節,實在對用餐體驗大打折扣。「當我走進一家餐廳,我可以立即看到所有問題。餐廳音樂聲音過大,燈光太亮,或者其他問題,我都會立即留意到。你需要好的直覺...... 就算現在,當我旅行時,我也會這樣觀察。你需永遠不能停止學習。」這是到Alexander二月受Arabian Business訪問時說過的話。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利淡因素未解除 假期前勿太進取
作者_ Alexandra(梁翠欣)簡介:
Alexandra(梁翠欣)為資深餐飲公關及社交媒體營銷專家,畢業於浸會大學公關廣告系,自小鍾情餐飲業,曾為多間知名飲食集團及餐廳效力,於2020年創立香港餐飲公關及市場推廣公司Monogic。
Alexandra熱衷分享作為餐飲公關的所見所聞,人物故事和行業趨勢動向,希望藉文字讓更多人重新認識香港這個美食天堂,推廣本地餐飲文化。
更多跟餐飲新浪潮@ Alexandra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Alexandra(梁翠欣)
欄名 : 餐飲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