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意外】本土創科籲實施「智慧工地安全」 4S實時監測工地及工人
▲ Compathnion行政總裁陳智銓認為,工地意外近年頻生,業界應該善用創新科技和通訊網絡,積極實行『智慧工地安全』4S管理。(Compathnion)
日前柯士甸道發生奪命工業意外,再次響起工地安全的警號,有業界人士質疑承判商由評估地下管道風險、管理、以至確保人員安全等方面都出現問題,更指出工友應該佩戴警報器,只要超過20至30秒不動便會發出蜂鳴聲。
【生成式AI】Getty Images推生成式AI工具 允許用戶訓練授權圖片
思路富邦集團(SagaDigits)創辦人陳智銓認為:「工地意外近年頻生,慘劇一單都嫌多,業界應該積極實行『智慧工地安全』4S管理,善用創新科技和通訊網絡,把地盤施工情況的數據傳送至中央管理系統,實時監察和分析,即時對有潛在危險的環境,提前發出警報,避免意外發生。」
藉氣體監測器 探測環境硫化氫
他續指,坊間已有不少硬件監測系統及警報器,且成本亦不高,例如IoT傳感器,只需乾電池便可使用,裝設簡單便捷,可探測環境水位、溫度及空氣質素情況,亦有氣體監測器,可探測環境的硫化氫、氨氣、煙霧等。
然而,單一的硬件配備應用,未必可及時讓工人們作出防範,重點是需要串連多項硬件器材,透過中央管理系統,發送短訊至相關工人的手機/佩戴的智能手錶,發出警報。
【ChatGPT更新】Open AI升級ChatGPT 支援語音及圖片輸入
此外,不少工地工人需通宵工作,因此深宵時分更需AI支援,在監察的同時,也可即時發出警報,及早防範潛在的危險,作出快速應變。
責任編輯:陳卓賢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營商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