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錢家學理財@iM網欄】漂綠係乜? ESG投資產品睇真D
以ESG之名……
見其名,思其義,名字總會令我們對一件事物產生第一個印象。現時,以ESG(環境、社會和管治)、綠色或可持續命名的投資產品愈來愈多,令投資者認為這些都是與ESG、綠色和可持續原則一致的投資產品。然而,事實是否如此?
【Wealth封面故事】(有片)專訪黃國英 因應4種經濟情境 英sir教點砌投資組合【下一頁】
綠色或可持續投資不時令人關注「漂綠」的問題,當中包括一些失實誤導的宣傳伎倆,無非是想借ESG、綠色和可持續之名,博取那些奉行相同理念的投資者的垂青。近年,有些大型ESG基金被指投資於化石燃料生產商,引起人們對「漂綠」問題的憂慮。
同場加映:【青姐話】有國策 有辦法?
以ESG (或綠色或可持續)之名,卻非行ESG之事,投資者難免會覺得被蒙騙,亦可能會對ESG產品失去信心。針對「漂綠」問題,近年世界各地不少監管機構都加強ESG投資產品的披露要求,好讓投資者可以得到更多相關的資訊,作出有根據的投資決定。
在ESG投資產品披露方面,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需要在銷售文件中描述其ESG重點、衡量準則,以及投資策略。它們亦需要定期評估怎樣達致其既定ESG重點的程度,並至少每年作出披露,讓投資者能評估基金的ESG表現是否達到期望。為免有「漂綠」之嫌,非ESG基金亦不應將自己命名或推銷為ESG基金。
作為精明的消費者,購買貨品時,我們會看清楚其貨品說明,不會單看名字來做決定。揀選ESG基金亦一樣,投資者不能單從基金名字或市場推廣材料來做投資決定,而需要仔細閱讀其銷售文件,了解清楚其ESG策略。證監會網站的ESG基金專頁載有獲認可ESG基金的銷售文件,容許投資者進一步了解有關基金如何納入ESG因素以達到其ESG重點,並衡量是否切合投資者的投資需要。
【足本重溫】黃國英專訪80分鐘足本播放【下一頁】
不過,在查閱ESG基金的披露時,我們要留意,現時仍然沒有一套用以界定綠色或可持續投資的國際認可標準。何謂綠色或可持續?很多時夾雜主觀判斷,人言人殊。舉例,核能是否應被接受為綠色能源仍然有很多不同意見同爭議。除此之外,ESG投資策略有多種類型,而有些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會比較陌生,亦不容易理解,例如創效投資或ESG整合。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相關的ESG基金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要求和取向。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望回穩 政策繼續等
作者_投委會錢生簡介:
投委會教育平台錢家有道主角之一,精於理財,耳聽八方,認為越早展開財務策劃,就可以越早得益。
投委會網址﹕www.ifec.org.hk
更多跟錢家學理財@投委會錢生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投委會錢生
欄名 : 跟錢家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