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博覽】疫後美食博覽銷售平手去年 展商:消費者變謹慎

商業 11:00 2023/08/22

分享:

分享: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美食博覽、美與健生活博覽、家電.家居.博覽昨日結束,局方表示吸引近48萬公眾人次入場。今年是防疫政策解封後首次舉辦的美食博覽,人流雖然暢旺,但有展商仍指不及去年,認為港人北上外遊潮流依然對零售有不少影響。有老手展商指僅比去年平手收場,亦有新手參展商指銷售成績比疫情期間的其他購物節好幾倍。但展商普遍指消費者變謹慎,消費券效應亦已耗盡。

【發現東盟】商經局局長丘應樺 呼籲東盟成員國繼續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

今屆美食博覽是貿發局首項於防疫措施全面撤銷後,全面開放飲食的大型美食博覽,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表示今屆美食博覽氣氛熱鬧,人流暢旺,凸顯市民對美食的熱烈追捧及殷切需求。入場消費的陳氏夫婦表示,5天展期已入場3次,花了近4,000元購買食品;市民李太表示消費了千多元。他們均表示貨品較坊間便宜和多選擇,是消費的原因。

新手參展商指銷售成績理想

湯品專門店原味家作首次參加美食博覽,原味家作有限公司董事黃瑞顯表示,去年認為品牌應進一步推廣品牌,故在疫情期間首次參加工展會購物節和冬季購物節,他指兩次參展的成績不俗。這次美食博覽更比之前兩次參展有數倍的銷量成績,人均消費也比之前好,或與重新提供熟食和試食,市民在場內走累了也會想買飲料,變相有利該品牌飲品的銷量。

港人北上及外遊影響香港零售及食令市道,成為近期熱話,但他指客路不太一樣,美食展只有幾天,且香港品牌的信心和品質也有保證,有一定吸引力,他相信之後仍會繼續參展。

原味家作有限公司董事黃瑞顯表示,品牌是首次參加美食博覽,成績比預期中好,不少人都是買即食湯包和涼茶。

老手展商指僅比去年平手收場

但不是每一家都好銷情。疫情期間也有參展的大班月餅母企鴻和集團,市場部經理張寶雲表示今年人流比去年稍遜,並指生意額只比去年好一點,她認為通關的幫助不似預期,來自內地的消費者沒有那麼多,基本上都是港人在消費。由於即將到中秋的月餅檔期,她指品牌的優惠比較多,因此月餅的銷情不錯,並指月餅一直都有捧場客,也有不少企業客的定單,因此不太受港人北上消費問題影響,但坦言消費者明顯比較審慎,消費不及過往豪爽。

鴻和集團市場部經理張寶雲表示,生意額只比去年好一點,通關的幫助不如大家預期的有用,反而港人北上的影響更大。

代理泰國和韓國等地零食的高格行,其銷售及宣傳部助理經理易淑嫻表示,今年的人流明顯較去年疫情時少,雖然去年美食博覽還未開放試食,但由於疫下未通關,大家只能留港消費,因此生意反而不差。今年則因為港人北上消費而明顯少了人流,就算來了也只是試吃就走,就算有消費也只是一包兩包,並沒有大筆消費。加上不見有內地旅客消費之下,預期生意額不及去年。

高格行銷售及宣傳部助理經理易淑嫻表示,入場人士都是試吃為多,消費額也比較少。

【中秋節商機】市民願花700上月餅烘焙班 餽贈親友表心意

本報記者:李智賢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營商Tips。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