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揭秘】美版拼多多 TEMU奇招搶攻美國市場
TEMU號稱美版拼多多,主打中國製造的超低價產品。自2022年9月在美國上綫以來,人氣一路飆升。不到4個月,它的下載量已突破千萬,從11月1日至12月14日期間,更躍居美國App下載量榜首。
同場加映:【青姐話】熊仔披牛皮 好友米亂嚟
TEMU之所以在美國還能維持超低價,主因是拼多多過去7年來,在中國建立起供應鏈,因此,TEMU可以跳過中間商,直接向數千家製造商與品牌採購產品,銷往美國;也因為從中國直送,省下了在美國建造倉儲網絡的巨大成本。
除了低價,它複製母公司的商業模式,慷慨提供大手筆補貼,深得海外消費者歡心。例如,無低消限制免運費、90天免費退貨、30%折扣,以及鼓勵用戶在社群平台分享TEMU拿優惠券,或是與陌生人組團、玩遊戲拿折扣。
其實,TEMU的經營之道又怎樣如此簡單!TEMU自開局即將重心放在第三方賣家上,但獨特的供貨模式使得賣家喪失定價權,成為平台供應商。盡管對標亞馬遜,TEMU將運營權牢牢握在手中,平台更像類自營模式。
面對商家和用戶,TEMU始終維持「既要又要」的想法——對商家要求質量、壓低供貨價格,給買家以低價和優惠物流政策。偏向用戶的天平加速失衡,TEMU最近幾個月的一系列操作讓商家叫苦連天。平台在商家側的規則總是改變,且由商家承擔損失。
首先是供應商之間的競價。 TEMU的供應商可以開設多個店鋪,銷售不同類目的商品。同款商品難免出現,TEMU自然不希望不同店舖裏出現過多同款商品,更重要的是將供貨價進一步壓低,篩選更符合條件的供應商。
基於此,TEMU要求部分供應商「競價上架」,每周進行一次,同款中價低者勝出,被通知競價但不參與競價、競價失敗的商品會被限製備貨和上新。






TEMU與供應商處於不平等關係中。把這種矛盾具象化,比較突出的有:供應商太多,買手對接不過來,常常不回覆信息;質檢不通過會被退貨,但有人發現不同倉庫的質檢標準不同,質檢人員資質成疑;退貨物流採用順豐到付,最誇張時運費可能比貨品價值還高……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內憂外患雖淡化 恒指後市有變卦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編輯:沈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