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短缺】調查:逾7成公司稱面對人才短缺問題 員工離職主要有哪3大原因?
香港在疫情期間出現人才外流現象,勞動人口在2019年初至2022年底減少了21萬,其中單在2022年流失94,100人。香港總商會早前進行「人才短缺調查2023」,今日(6日)公布結果顯示,逾7成公司稱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其中過半受訪公司表示情況已持續1至3年。
總商會在2023年4月進行「人才短缺調查」,合共收回196份問卷,其中54%受訪企業聘用超過200名員工,有28%公司的員工人數為50人或以下。
是次調查顯示,合共74%受訪公司表示正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其中61%表示情況已持續1至3年。調查結果亦顯示,目前最缺人才的是初級管理職位,佔59%,高級管理職位所受的影響則最輕微,只有1%受訪企業面對人手短缺問題。
至於員工離職的三大原因,受訪公司指出尋求更高的薪酬(79%)為首要原因,其次是移民(70%)和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51%)。
【收息股】 滙豐研究:中國經濟復甦不均衡 關注優質收息股(附11隻推介股)【見下頁】













總商會指出,難以招聘合適人才推動業務發展,或會促使企業將部分或所有業務遷離香港。
事實上,該會在4月份曾進行調查,結果反映政府推出的輸入人才計劃涵蓋的工種未能切合企業的需要(52%),故只有兩成受訪公司申請有關計劃。為此,政府已於5月16日擴大「人才清單」,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涵蓋的專業由13項增加至51項。
而面對人才流失,大多數受訪企業選擇提供更佳的薪酬待遇(83%),其次依序為投放資源培訓員工(58%),可見再培訓和提升技能對保持企業生產力及發展員工潛能十分重要;以及投放資源推動自動化,減少依賴人力(49%)。另有21%公司表示已將部分或所有業務遷離香港。
為紓緩人手不足,招攬大灣區人才是企業優先考慮的短期措施,有44%的受訪公司認為擴大和簡化現有輸入人才計劃的標準,有助吸引更多非本地人才來港。至於長期措施方面,當局需要提供專業導向教育和培訓計劃,協助企業挽留、再培訓和吸納人才(47%)。
同場加映:【青姐話】熊仔披牛皮 好友米亂嚟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陳楚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