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毋須節食 只需感到饑餓 就能延長壽命
最近美國密西根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果蒼攝取了足夠的卡路里,只要被騙誘感到饑餓,就能活得更長久。
研究發現,感到無法滿足的飢餓,本身就能觸發間歇性禁食的抗衰老效應。而實際上並不需要挨餓。
生理學家Scott Pletcher說,「我們已經將飲食限制的延壽效應,與多年來進行的所有飲食營養調控分開研究,以表明它們是不必要的。」「單單感到飢餓,更已經足夠。」
近年來,間歇性禁食已成為流行熱潮,但目前支持其有益效果的證據有限,主要基於動物研究。對於果蠅和囓齒動物的研究表明,限制卡路里攝入,可以延長壽命並促進健康。但這仍然是早期階段,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將結果推廣到人類身上,特別是因為一些研究產生了衝突的結果,甚至表明潛在危險。
【青姐話】波動市 考理智
為了進一步研究禁食的分子機制,研究人員再次將注意力轉向了普通的果蠅。過去,果蠅的研究幫助科學家在大腦中識別出許多飢餓和飽食的神經信號。果蠅與人類共享75%的與疾病相關的基因,並且它們的代謝和大腦與哺乳動物有一些有用的相似之處。
支鏈氨基酸(BCAA)是必需的營養素,當果蠅食用時似乎會觸發飽腹感。因此,食用更多的BCAA會減少果蠅的饑餓感。為了探索這如何影響衰老,研究人員通過提供低BCAA的食物來使果蠅保持饑餓狀態。他們通過觀察果蠅在進食幾小時後,再從餵食中吃了多少,來衡量它們的饑餓感。
被餵食低BCAA食物的果蠅,在後來的餵食中吃了更多的食物。它們還選擇蛋白質豐富,而不是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這表明果蠅是受到基於需求,而非基於願望的饑餓驅動的。因此,研究人員直接激活觸發饑餓反應的果蠅神經元時發現,這些饑餓刺激的果蠅也會活得更久。
▼點擊圖片放大![]()
![]()
+5 ![]()
+4 ![]()
![]()
![]()
![]()
Scott Pletcher和同事寫道,饑餓的動機狀態本身,而不是飲食的可用性或能量特性,可能會減緩衰老。
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降低果蠅飲食中的BCAA,還導致它們的饑餓神經元製造修改過的支持蛋白質,稱為組蛋白,它們與DNA結合並幫助調節基因活性。研究人員認為,這些修改後的組蛋白可能是飲食、饑餓反應和衰老之間的聯繫。有趣的是,過去的研究已將組蛋白供應的增加與壽命延長聯繫起來。
鑒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認為慢性饑餓可能是一種適應性反應,「通過對離散神經電路中的組蛋白蛋白進行修改介導,可以減緩衰老。」
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低BCAA飲食似乎對我們的健康有益。也許它們為身體提供了足夠的營養,同時並沒有完全抑制大腦中的飢餓信號。當然,這個想法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一項關於果蠅的研究還不足以證明這一點。
【溫股知新】港股未見起色 繼續專注業績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龍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