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都賺到錢】前商界高層興趣變事業 辦長者瑜伽社企 第二年收支平衡

理財智慧 15:17 2023/06/03

分享:

分享:

能夠將興趣變成事業,是不少人的夢想,同步可以回饋社會的話,就更能達至雙贏局面。兩位香港電訊大企業前高層范淑儀(Cindy)及黃志光(Duncan),數年前毅然捨棄高薪厚職,創辦全港唯一專門籌辦樂齡瑜伽課程的社企「瑜樂伽」,期望長者透過練習瑜伽,達到「健康又長壽」的效果。「瑜樂伽」於2019年正式開業,剛好遇上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但卻成功於第二年已達至收支平衡,究竟是如何做到?

點擊圖片放大
+5
+4

曾是同事的Cindy及Duncan,他們退休前都於電訊界從事高管工作。退休前,Cindy曾於香港寬頻(01310)任職客戶關係部門的高層,Duncan則於九倉電訊從事管理層工作。於商界併搏多年,Cindy於6年前決定提早退下工作火綫,「我每日過着勞勞役的日子,我就會問自己,是否希望成世都這樣打工呢?有沒有機會令自己人生下半場,有能力做有意義的事情?」另一邊廂的Duncan也有同樣的想法,「我在商界工作了那麼長的時間,好的地方就是不需要再為金錢煩惱,足夠退休後的生活,在這情況下,我就開始想有沒有一些比工作更加有意義事情。」

【青姐話】波動市 考理智

早於2014年,他們二人已接觸社企,認為社企的營運方式十分特別,慢慢萌起創立社企的念頭。Cindy說:「社企是以商業的營運方式去運作,需要自負盈虧,也有社會目的,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我自己有一個商業的背景,看看有沒有機會令我們創辦事業,又可以幫助到社會。」畢竟較難一邊工作一邊去創立社企,於是Cindy決定當「先頭部隊」,於2017年辭去工作,先了解市場情況及市場調查,為部署開設社企做好準備,2019年「瑜樂伽」正式面世,隨後Duncan也正式退休,全力投身「瑜樂伽」,跟Cindy拍住上。

提到當初決定開設瑜伽社企的原因,就是兩人都是瑜伽愛好者。其中Cindy已學習瑜伽多年,十分喜歡這項運動。至於Duncan,原來在50多歲時才接觸瑜伽。以往從事管理層的他壓力很大,經常也要追趕業績及目標,「為了令自己更放鬆,我一個星期可能去揼骨兩,三次,但我持續腰酸背痛。有一次機會,我跟Cindy去上瑜伽堂,我發現自己舒服了,上了幾個星期後,我更不需要再去揼骨。」一試後就即愛上這運動,他形容自己跟瑜伽結緣,帶他走到更遠的地方。

【好去處】橡皮鴨登陸港鐵  金鐘站超萌現身 24款香港特色設計「游走」多個車站,詳見【下一頁

不過,坊間的瑜伽學校開得成行成市,Cindy及Duncan如何殺出重圍?從他們的角度而言,香港人口老化情況將日益嚴峻,65歲高齡人口比例將由2016年的16.7%增至2026年的24.6%,快速人口老化問題將嚴重衝擊香港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層面,因此有需要促進長者健康。Duncan指,長者是他們希望推動的群組,最初在考慮將瑜伽推薦給長者的可行性,就發現香港沒有針對長者市場的瑜伽企業,最後決定創辦社企「瑜樂伽」,開辦「樂齡瑜伽」課程。
 

【政府工】公務員流失情況嚴重 大學生未畢業都可以投考公務員職位,詳見【下一頁


「瑜樂伽」希望以瑜伽為介入點,為長者設計和提供瑜伽練習課程,期望瑜伽運動能夠在50歲或以上的年長群體間普及,打破瑜伽只適合年輕人參與的刻板印象,改善年長者身心靈健康,協助他們發展「第三人生」,也鼓勵長者更積極面對年老,打造更好的身、心、社、靈健康,從而舒緩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影響。

「長者瑜伽是藍海,但是藍海不一定有市場,藍海也可以從來釣不到魚,但是如果我們去紅海,我們規模這麼小,會被大鱷吃掉。」因此,Cindy及Duncan決定小試牛刀,先嘗試以最低的成本經營,先從長者中心入手。最初他們找了相熟的長者中心舉辦長者瑜珈體驗課堂,剛開始時,中心職員也嚴陣以待,剛開始時職員擔心究竟長者能否做瑜伽,認為長者已「七老八十」,會有危險。後來Cindy向他們解釋,「瑜樂伽」課程以安全為先,瑜伽課程會因應年齡及身體狀況不同的人士設計和修改動作,也會配合椅子進行,最後反應十分理想。「從來沒有接觸過瑜珈的長者很喜歡這運動,因為並不是平時做開、覺得很無聊的毛巾操;接觸瑜珈後他們覺得有趣味性,有一種新鮮感。」見到長者反應積極,長者中心的姑娘也很放心,亦很樂意讓他們繼續舉辦課程。其後他們於不同長者中心推廣課程,令「瑜樂伽」更為「長者界」認識。
 

 

對於有意成立社企的人,Cindy及Duncan又有何建議?Duncan認為,經營社企的心態十分重要,初時不要心頭太高,「一開始的時候你如果要做得很大,就要用很多成本,其實沒有甚麼社企是賺大錢,『細細地做住先』較為安全。」同時,即使是經營社企,也要考慮清楚經營模式。「跟做生意一樣,一家社企要清楚定下自己的營模式、目標人群等,以及你是否熟悉你自己的受眾。另外也要對業務有一定的知識,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及經驗,對行業不熟悉的話,是很容易撞板。」他總結說,成立一家社企要從小規模開始發展,盡量將成本減到最低,「這樣心理及營運壓力也會減少,然後才再慢慢去擴張。」

現今在香港經營生意,企業主要透過不同社交媒體宣傳,但「瑜樂伽」的目標客源,卻是較少接觸社交媒體的長者,他們如何突破這個關口?Cindy表示,他們參與了豐盛社企學的「作十一良心消費計劃」,有助外界更為認識「瑜樂伽」。同時,長者也較愛收聽電台及觀看電視台節目,「瑜樂伽」也透過接受電台及電視台節目訪問,增加其於長者界的曝光率。「始終長者喜歡看電視,有一次我們拍攝了一個電視台的節目後,1天裏收到100個電話查詢。」可見該公司的宣傳策略十分成功,公司於次年更已達到收支平衡。在2022年間,瑜樂伽已經為超過80間長者中心及機構,舉辦了超過1,300場團體課堂,為多達2萬位長者提供樂齡瑜伽課程。

發展到一定規模,Cindy及Duncan決定2022年5月時,斥資約50萬元,於荔枝角開設自家教室。以一個於平日授課、1小時的長者瑜伽課程來說,收費約80元。一開始時也不是一帆風順,其中要長者付費做運動是一個很大的考驗,Duncan說:「這也是我們一開始經常被拒絕的原因,因為長者認為做運動是不用錢的,去公園做運動已經是免費。要打破長者覺得做運動免費這個觀念,需要一點時間以及口碑,令他們覺得來我們這裏做運動,是對自己有益。」

為提升長者對自家教室的吸引度,Cindy及Duncan在教室設計上也花了一番心思,跟一般的瑜伽館不同,「瑜樂伽」的教室特設一個休憩的空間,就是長者在上課前或下課後可以「傾下偈」。Cindy表示:「我們是身心方面都照顧,因為長者最欠缺的,就是大家坐下來一起談天的機會,有些人會因為病痛把自己收埋,來到之後就會發現有很多同路人,這裏就可以提供一個空間給他們聚會。」自家教室開設半年後,火速於2022年底已錄得盈利。

「瑜樂伽」於去年也開展「跨代共融」瑜伽,推出以上活動的最大目標,原來也是希望長者活得更積極,Duncan說:「我們邀請一些年長、白頭髮的導師,去學校教年輕人玩瑜伽,這年輕人就會覺得:『原來婆婆也可以這麼厲害!』,希望改變他們原本對長者的刻版印象。如果社會對長者的刻板印象慢慢改觀,有一些鼓勵,長者自己就會積極一點,管理自己的健康,他的健康壽命會長一點點,令社會照顧他們的時間短一點,減輕社會人口老化的問題。」

以上內容節錄自《iMoney Focus》第809期「封面故事」,詳情【請按此

【溫股知新】港股未見起色 繼續專注業績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記者:陳詠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