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企人才】無專科背景青年投身初創 自創小工具添成功感

10:00 2023/06/03

分享:

分享:

港府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以填補在技術端上的缺口及應付多變的實際應用情況。眼見本地創科事業將迎來重大機遇,讓無醫學及科技相關學歷背景和工作經歷的黃詩慧及伍浩楠,決意轉行並投身本地醫療科技初創。二人均指,行業轉型固然難,但相較以往工作內容單一的工作,於創科公司工作所帶來的挑戰性及前景,使其有意在醫療及生物科技界繼續發展。

【NVIDIA AI狂潮】NVIDIA成立「AI大學中心」 擬5年培育1,000 AI人才 國籍不限

主修物流及運輸相關學科的黃詩慧,曾於建築物料製造及飲品公司,從事銷售和行政工作超過10年。因對前東家的工作內容感死板,難有更多發展,故寧辭去8年的工作,轉而到本地醫療科技初創新發病毒診斷(EVDL),任職質量控制員。

她分享,其上司在其首日上班前提點,可預先學習及了解整個生產流程,以便入職訓練及日後工作時,更容易理解品控的標準。公司亦會為不同的員工提供持續性的訓練,如在大學進行近2個月有關生產流程的培訓,讓她邊做邊學。

眼見公司十分支持員工進行不同的在職培訓,黃詩慧稱,有意報讀與品控相關的課程。惟目前需照顧年幼的女兒而未能成事,「暫時唯有多問(同事)」。

同樣是無專科出身亦無相關工作經歷,卻選擇「半途出家」的伍浩楠則指,從事舞台設備及活動道具製作約6年,使其對相關工作生活感枯燥。另受疫情影響,工作量大減,使他另求出路。

計劃在職進修 為晉升鋪路

現為EVDL生產設備部項目主任的他坦言,剛轉投科技界,雖明白醫療及生物科技行業需求大,且工作較穩定。但當時未考慮太多行業前景,反而較擔心自己無法理解與醫學、科技相關的概念,以致無法勝任新工作。「因為有別於以往從事的行業,有很多新資訊是以往很少接觸,需要pick up(改進)和學習大量新知識。」幸好,其工作性質與以往設備控制相關,加上同事們亦樂於指導,使他直言:「很快便適應這工作」。

他透露,目前已報讀與物聯網和自動化相關的VTC課程,正待9月開學,料在一年內完成相關課程,冀可助他對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為日後晉升等作為準備。

曾憂行內前景 求學助成功轉型 

雖然二人均認為其轉行過程順利,但黃詩慧直言,當初要從大公司,轉職兼轉行到初創公司工作,必然對工作的發展前景感憂慮,「會怕不穩定」。後來透過一次與老闆的交談,意識到在 「病毒只會愈來愈多」的情況下,行業前景會不錯,且在初創公司工作可讓她作更多嘗試,及富挑戰性,使其決意留於行內發展。

她續指,主動提問的求學心態,和同事之間樂於分享知識,是其轉行成功的重要關鍵。

伍浩楠則表示,轉行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肯學,特別是轉至初創公司工作,「不會是成支軍隊都富有經驗,反而是要著重(自己)是否有某些技能,可以應用工作中。」另強調:「要提醒自己不懂可以試、可以學,大多創科公司都是基於其R&D(成果而成立),他們一定很願意分享和教人。」

自創加快工序小工具 增工作成功感

正因同事們樂於分享的職場氣氛,使不同部門會互相留意大家的工作情況。伍浩楠在得悉生產人員需花費大量心神,以在處理貼膜等精細工序後,更自發地自創了兩個小工具,增加同事貼膜的準繩度,和使同事工作更輕鬆。

二人又指,自從伍浩楠自創了該些工具後,現時生產同事亦不時自動找他分享工作情況,增加了更多的交流。伍浩楠則補充,以自身能力,成功為同事帶來便利,為他帶來成功感,和對公司的歸屬感。冀日後仍能為同事及公司創出更多小工具。

【搶人才】運算業日新月異 阿里雲中學開始培育人才

【培育人才】Amazon Web Services夥香港恒生大學 設香港首個雲創學院培育創科人才

記者: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