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美亞第二代掌舵人 開創電影圈新局面

12:00 2023/06/10

分享:

分享:

美亞娛樂資訊集團董事總經理李燈旭(左)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分享,未來將會夥拍更多本港新晉導演,進一步增加港產片制作。右:數碼港培育計劃初創BEAM+ LAB創始人、美亞娛樂聯席董事的李濠旭。(陳永康攝)

香港電影在最近十年愈趨多元,不再完全由合拍片主導;隨着疫情陰霾散去,《正義迴廊》、《毒舌大狀》、《飯戲攻心》等賣座港產片近月接踵而來,讓本地電影業再現曙光。美亞娛樂資訊集團董事總經理李燈旭(Jason)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分享,未來將會夥拍更多本港新晉導演,進一步增加港產片製作,平衡本地市場的製作內容。

李燈旭(Jason)為美亞創辦人李國興第二代兼長子,目前作為新一代掌舵人,亦負責電影製作同IP管理等重任。留意到本地影壇近日的盛況,Jason亦讚好兩部港產片:一、票房打破香港電影史上亞洲及港產片紀錄的《毒舌大狀》,二、賣座喜劇《飯戲攻心》。他認為:

這些都是『好本土』的創作,香港人喜歡,引入到內地亦同樣賣座。所以在該預算下,可說是取得很好的成績,非常成功。

對於現時市場環境,他認為雖看似是開放了,當中卻潛在不少危機。其中由於疫情關係,「大家都唔敢點郁,唔敢拍板」,至今已堆積了許多有待上映的電影,惟時移世易,市場口味可能已轉變;以及在一時之間,「市場能否承受如此大容量呢?」在電影投資方面,現時亦仍然比疫前「難搵」,投資者亦更小心謹慎。

【香港電影】電影融入Web3 初創BEAM+ LAB促與「影迷社群」增互動

港府近年來亦有推動本港團隊與亞洲團隊合拍電影,以及推動跨影視創作團隊開發串流平台內容,李燈旭認為,這些舉措均有助帶動香港生態圈的氣氛向好,是很大的鼓勵。(陳永康攝)

培育新晉電影人才

早年美亞相較側重內地市場發展,經歷3年多疫情以來,Jason留意到有更多空間打造創新內容以及更具影響力的IP,讓觀眾「嘗鮮」。因此,計劃未來除了合拍片、國產片,還會考慮增加香港本地製作,期望與新晉導演合作。

本地電影未必做到大製作,但期望藉此培育新晉電影人才,通過他們的作品,由他們說出這一代對香港的看法、香港故事等。

【科技創新】新經濟下企業突圍關鍵 善用技術助品牌說故事

【AI創新】專訪百事PepsiCo首位設計總監 籲留意「Phygital」將產品融合數碼世界

對動畫製作有情意結 親自領軍

另一發展焦點則落於「在作品之中,發掘擁有龐大世界觀的故事」,發展成IP及系列,如小說、漫畫,製作周邊商品,甚至Figure模型玩具等,期望進一步以成為「內容創作中心」。他透露,目前已在製作階段,包括偏向科幻動作類的電影,以及與日本公司合作的電影,當中包括一大膽嘗試「創作動畫電影」。

說起香港動畫,不少人可能只停留在約20年前的「麥兜」時代。近年,陸續有更多話題度高的「動畫MV」,吸引大眾關注本地動畫人才。

他直言,以往香港動畫發展受困於「難搵資金」,大部分人不太關心藝術創作,只關心哪些公司較多人投資,忽略了藝術文化創作領域,但香港其實不缺好的創作人及文化人。因此,對策是製作方在市場行為上,必需將投資風險盡量減到最低,增加說服力。

今次李燈旭親自領軍開展動畫電影項目,緣於他對動畫製作的情意結。他形容自己做好「幾手準備」才會進行,更深信可讓本港電影再次衝出亞洲。

動畫內容屬於中國式奇幻故事,是香港導演的原創內容,還與『動畫市場上最有影響力、最好的團隊』合作。在內地及日本市場均有發行機會。

留意Web3新浪潮 打造週邊產品

此外,他亦留意到近日顛覆各產業發展的不同創新技術,表示會探索更多融入電影宣傳、打造週邊產品等可能性,以增強影視IP的影響力。而Jason早前就已夥拍身兼數碼港培育計劃初創BEAM+ LAB創辦人的弟弟李濠旭(James),就此議題進行探索,盼藉此增強影視IP的影響力,開闢本地電影圈新局面。

未來發展路向:成為「內容創作中心」

對於美亞的未來發展,Jason指,包括傳統管理及創新方案經營等一定要「跟返上」,各方面都要兼顧:

產品方面不論是電影、夥拍第三方公司創作在元宇宙中的項目也好,都是打造內容世界的週邊商品。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