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道】本港4月零售銷售按年升15% 分析指經濟在復甦軌道

商業 19:00 2023/06/01

分享:

分享:

分析師預料,五一黃金週旅客數字將繼續增長,訪港旅客增速或有所回落,但本地消費力有承托,料5月零售銷售按年升幅有望上到20%。

本港開關已數月,政府早前亦宣布派發第二期消費券提振本地經濟,本地零售市道或逐步向好。政府統計處昨(1日)發表2023年4月零售業銷貨額數字,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上升15%,升幅高於市場預期。分析指,開關後訪港旅客數字飆升帶動消費,本地消費力亦強,零售銷售回暖跡象明顯,預期本地零售將持續增長,經濟穩步上揚。

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零售業銷貨額數字,2023年4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47億元,較2022年同期上升15%,較市場預期的13.8%為高;而2023年4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較2022年同月上升13.3%,同樣較市場預期9.5%為高。

【優惠着數】迎消費旺季 着數優惠情報合集(不斷更新)

【黃鴨熱潮】雙鴨10日起停駐維港 展期約2周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2023年4月與2022年4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75.2%,服裝上升38.6%;藥物及化妝品上升34.8%;汽車及汽車零件亦升18.4%。

料5月升幅或達20%

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表示,香港零售銷售及經濟復甦進程理想,通關效應帶回不少旅客訪港並消費,同時得到復活節長假期加持,本地及遊客消費都錄得非常強勁增長。「除了貴價首飾,耐用品、零售、服裝、汽車等都錄得升幅,反映旅客消費強勁外,本地消費力亦不容忽視。」他續指,4月零售數字訪港與旅客升幅吻合,復活節假期旅客飆升確有提振作用,預料5月零售數字會繼續有雙位數字增長。

經過數月升幅,估計未來升幅或有所回落,是否能持續錄得強勁增長,必須看外圍環境因素,如外圍因素持續不明朗,或有礙消費意欲,但整體經濟都在復甦的軌道上。

對於本地零售市道是否回暖,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表示,數字符合預期,對比上月因為有低基數效應的強勁升幅,4月數字回落亦屬正常。「整體問題不大,但留意到4月份旅客增長數字對比2月剛開關時,其增速有所減慢,消費力或沒有想象中強。」他預料,五一黃金週,旅客數字將繼續增長,訪港旅客增速或有所回落,但本地消費力有承托。「料5月零售銷售按年升幅有望上到20%。」

「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75.2%」太子珠寶鐘錶主席兼行政總裁鄧鉅明表示,銷售數字增幅全部來自旅客,整體非常鼓舞,對比以往零遊客,反映香港旅遊業已復甦,但其他金融、地產行業仍有待觀察。他預料,5月數字或與4月相約。「以往4、5月數字會好接近,相差約5%左右,而從前最強勁的持續增幅或要待到7、8約暑假期間才會出現。」

【零售市道】本港零售數據按年升15% 反映市道逐步回暖 

記者:李彥煒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