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管理】企業數碼化營運 專家籲先衡量適合否
▲ 人資管理公司Ergon Global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關竣傑坦言,眼見不少公司都宣揚數碼轉型,但一旦下降到應用層面時,相關資源配套及支援都顯得不足,使底層員工無所適從,導致企業未能真正實現數碼化。(資料圖片)
麥肯錫(McKinsey)《人工智能現狀全球調查》報告提到,企業為推動更全面的數碼化營運模式,對AI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
但人資管理公司Ergon Global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關竣傑提醒,企業決定採用AI前,應先評估自身情況是否合適,例如目前營運上所遇到的問題,哪些是真正需要運用科技才能解決。
他認為,數碼化應以便利企業和人才為大前提,以人資管理為例,招聘流程自動化能夠處理大量履歷並節省HR篩選的時間;但同時,並非所有業務上的問題都需要被數碼化,尤其當涉及人與人的接觸時,過度依賴科技,反而會喪失人資管理中最重要的人情味。
再者,企業亦要先弄清楚現時的資源狀況,包括人才、技術、公司文化等,是否能夠支援數碼化。他指出:「對一些習慣傳統工作模式員工來說,數碼化絕對是一項挑戰,企業應按照員工的技術及能力給予再培訓,培養他們接受新思維模式的能力。」
關竣傑強調:「數碼化是需要隨時代及科技的轉變持續進步,但絕非要一次過投入大量預算、追求一步到位。」他建議,企業決策者應擔任領軍角色,分配數碼化預算、安排技術支援、設定目標及關鍵成果等,讓員工更清楚了解如何將現時的工序數碼化,並提升他們的參與度,這都有助企業成功推動數碼化。
應用於人資管理 加快招聘
在香港,將數碼應用引入至人資管理範疇,也有成功落實的案例。例如,能源管理公司施耐德電氣近年就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提升招聘流程和成效。施耐德電氣(香港)人力資源總監莊啟賢指出,該公司現已於不同人資管理流程加入各類數碼工具協助。
例如,他們會利用視像面試工具HireVue來識別人才,減少面試次數;透過網上平台Open Talent Market,根據員工的職場履歷、技能、經驗和興趣,提供個人化的內部職位配對機會,讓他們瀏覽公司正在開放的全職、不同地區、跨部門等內部工作機會;以及使用客戶關係管理系統iCIMS,優化組織和細分管理人才,提升求職者體驗,減輕人資部門的工作量。
記者:陳卓賢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