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豐之道】日本股市何去何從?

股市 16:18 2023/05/30

分享:

分享:

世上每個地區的股市都同其經濟週期息息相關。就以日本為例,於二次大戰之後,該國主力發展輕工業,躍升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出口大國,更曾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隨着於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後,日圓大幅升值,最終導致日本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破滅,經濟逐漸由緩慢增長演變為停止增長,乃至衰退。日經指數從1989年12月的歷史高位38915點下跌至2009年的7376點,整整下跌了81%,延展了長達20年的熊市。

日本經濟「迷失的二十年」終於在2012年安倍晉三第二度上台時,所推出新的經濟政策得以重生。其重點在於增加國家的貨幣供應量,通過巨額預算赤字為公共工程項目提供資金,用以刺激經濟,同時進行經濟和監管改革,以使日本在全球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的「三箭」方法。其後日經指數即從8000多點逐步上升,2015年已重上20000點水平,更於2021年重上30000點。雖然環球市場受到俄烏戰爭和美國大幅度加息而有所調整,但當環球通脹逐漸回落後,日經指數在今年又很快重上30000點水平,究竟在這水平,是否值得投資者追入呢?

從經濟基本面去考慮,日本的通縮已在去年靜悄悄地結束,4月份的核心通脹上升至2.3%,而5月份的核心通脹有機會升至2.7%。然而日本的中短期利率依然在0.5%以下,造成實質負利率,這個情況若持續最終會推高資產價格。再者,日本第一季國民生產總值上升1.6%,維持着穩定增長,日圓的持續低迷可帶動疫後正在復甦的旅遊業。同時因應亞洲中產的需求不斷擴大,很多日本的藥業和綜合商店都在日本以外設店,而營業額及盈利都較本土店為高。

另外,「安倍經濟學」的其中「一箭」是提升管治質素和股東回報率,隨着更多海外投資者投入更多資金,很多公司亦逐漸把股東回報率提高而最近平均回報率已升至近年偏高水平。從資金流入的數量理解,海外投資者因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暫時未有將資金投入中國市場的意向。然而在日經指數的現有水平下,未來12個月市盈率18.6倍(相比過往10年的15至24倍),以及東証指數的13.4倍(相比過往10年的12至21倍),仍然不算貴。與此同時預計未來兩年日經指數成份股的盈利應可保持雙位數增長,再加上以往在通縮的年代,日本本地投資者都以外幣和債券為主要投資工具,隨着通縮結束,相信他們會逐步把資金重新調回股票市場以抵銷通脹的影響,故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日股中長線仍有上升空間。

 

【開市追揸沽】債限達協議港股見底未?  美團、網易績後部署

撰文 : 甄俊傑 瑞士盈豐銀行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策略主管

欄名 : 盈豐之道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