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大行報告】美銀:中資股估值便宜但不足以構成買入理由 重申「槓鈴」策略
▲ 【大行報告】美銀:中資股估值便宜但不足以構成買入理由 重申「槓鈴」策略
離岸及在岸中資股均於5月逐步沉底,主要受到宏觀濟數據疲弱、地緣政治憂慮升溫、人民幣疲弱、地方政府債務沉重有關。美銀指出,MSCI中國指數預測市盈率跌破10倍,低於長期平均的12倍,雖然部分投資者認為大部分中資股估值相當便宜,但不足以構成買入的理由,目前大市缺乏方向,令中港股市成交持續向下。
內地債務佔GDP比率偏高
美銀稱,內地經濟基本面復甦力度亦弱於預期,相信大市會維持上落格局,情況就像2013至2014年般,當時與現在的政策與市場周期相若,現時內地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偏高,加上地方政策財政具壓力,房地產市場長遠仍存挑戰,預期今年內地只會推出小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由於內地復甦動力疲弱,市場表現亦會乏善可陳」。
「基於MSCI中國指數表現難有驚喜,重申今年的「槓鈴」策略,傾重於會派息的國企股,及有潛力成為未來領導者的中小股。」
美銀認為,中資互聯網股存在估值下調風險,與內銀及中資電訊股過去情況相若。2013至2015年間,中資金融股是指數的最大權重,而內銀股陷入結構性估值下調,當年MSCI中國指數於60左右徘徊,相信目前互聯網股估值下調也會拖累指數表現。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令部分外資撤離
「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部分環球投資者已離開中國市場,外資持有的股份或行業亦面對成本高企及估值下調,相反,國企、價值股及A股中小股則繼續跑贏。」
美銀稱,市場正在等待上升催化劑,例如推出針對房地產或地方政府債務的針對性政策,或對於民企或跨國企業等有更明確的政策訊號,這才能重建消費者及商業信心。該行指,從下而上投資策略來看,旅遊及出遊強勁復甦可為綫下服務行業帶來商業機會,如酒店及食肆,創造就業及提高收入前景。
相關文章:【大行看法】建銀趙文利:近期回調已反映市場擔憂 6月後半港股有條件反彈
相關文章:【大行看法】瑞士盈豐甄俊傑:對6月港股看法偏淡、仍有探底機會 惟應趁機入市科技股
【開市追揸沽】債限達協議港股見底未? 美團、網易績後部署
編輯:陳韻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