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口】4月港出口續跌 分析師:無新訂單難望改善出口

商業 10:00 2023/05/30

分享:

分享:

政府統計處發表2023年4月份香港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兩者分別下跌13.0%和11.9%,跌幅均大於市場預期的9.3%和9.9%。分析師指數字下跌符合預計,因3月出口主要來自積壓的訂單出貨,4月出口回落實屬正常,預計未來數月也會是下跌,要到第三季才有望回到正數。

【香港出口】4月份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續跌 出口貨值跌13%

分析師指未來數月出口數難望改善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數字下跌符合預期:「因3月出口主要來自廠商在疫情期間積壓的訂單出貨,4月出口回落實屬正常。」其中比較顯著的是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板等貨品出口,在4月時也明顯減少,他估計部份原因是3月清訂單後效果,加上歐美和亞太市場對有關產品的政府補貼只有一次性,當最需要先採購的行業的訂單陸續在3月出貨後,4月的出口也減少了。

林俊泓預計未來數月也會是下跌:「5月和6月的數字,很大機會也是下跌。由於看到入口數字沒有上升,代表來貨料加工的廠商也沒有輸入材料,這也表示沒有新的訂單,自然在未來數月也不會有訂單出貨,因此可以預期未來數月的出口數也是下跌。預計要到今年第三季才有機會回到正數。」

商會指或已反映全球供應鏈新格局形成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秘書長李志峰表示,香港出現貿易逆差的情況很少見,可能反映了香港消費格局有了新的轉變:「如果從區域的數字來看,或者顯示世界在供應鏈、物流鏈上出現了新的格局。例如美光科技就受到中美磨擦所影響,受到中國的監管,另一方面華為也所美國監管,全球供應鏈新格局下就影響到香港的出入口數字。」

他亦提到,香港4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進一步下跌,輸往中國、美國及歐盟的出口減少之外,輸往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亦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僅只有泰國有細微升幅。這也可能反映新的格局已經形成,中國出口不用經過香港而是直接和東南亞國家進出口,數字下跌未必只是一時下跌,而是新格局下的新常態,未來香港的進出口數字未必會回升。

【香港出口】香港3月出口及進口貨量按年跌5.0%及3.2% 分析師:或要到Q3才有望變正數

本報記者:李智賢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