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港產布料電粘滾輪助製衣自動化 100克軟布料也拿得穩

科技 17:13 2023/05/29

分享:

分享:

近年香港製造業積極數碼轉型,邁向工業4.0。透過在生產綫應用更多機械人和自動化設備等技術,提升效率。有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的研究團隊,研發出用於運送布料的小型電粘滾輪,讓滾輪代替人手,提高製布工序的自動化水平。

【送餐機械人】快餐店Wendy's測試地下機械人配送系統 由廚房直送汽車取餐處

由機械臂控制的滾輪通電時,表面佈滿密集的電極,從而產生電粘效應,可以吸起大幅而輕柔的布料。為免布料在運送過程中因吸力不足而掉落,負責該電粘滾輪項目的HKRITA高級研究經理趙汝謙指,設計以兩個滾輪放置於布料兩邊緣,左右滾輪會分別向內轉動180度,從以確保布料兩端都有一定面積的布料被吸附在滾輪上。

滾輪上以電極產生的電粘效應,只要布料安放的位置準確,滾輪對準布料邊緣位置,便能在布料堆中,從面層逐一吸附布片並運送至另一位置,以便進行下一個工序。滾輪不會多吸其他布片的同時,電極及其電粘效應亦不會對布料造成損害。

調節電壓 吸附大面積布片

該電粘滾輪雖以運送輕柔的布料為主,但趙汝謙指,滾輪的吸力視乎電流的多少,以一片100克至300克的布料為例,需約3000伏特(V)電壓所帶來的電流量;若是要吸起一件成衣,則需將電壓調高至約7000伏特。

HKRITA行政總裁葛儀文則提到,現今紡織及製衣業生產線中,已應用不少如機械臂的自動化設備,但大部分可用於提起布料的機械臂,都只能拿起一些較為重和硬身的布料。是次研發的電粘滾輪,可以進一步擴大機械臂在不同布料的應用,推動紡織及成衣業的自動化發展。

據了解,相關的電粘滾輪項目於第48屆日內瓦發明展中,獲頒評審團嘉許金獎。另有智能服裝分類回收系統、涼感口罩、從可持續來源開發而成的細菌纖維素纖維等8項得獎項目。

【Tesla機械人】Tesla Bot最新展示 懂雙腿行走辨認四周環境

【揚威海外】理大28項發明奪日內瓦發明展獎項 助治療脊柱側彎、減慢兒童近視加深

記者: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