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盈退休:買股票可以「渣都無」
近年,愈來愈多人跟筆者學理財。記住,筆者與人分享的,只是理財,絕非發財!投資者個個造夢想發達,結果,10個有10個,肯定願望落空。因為金融產品市場,極似馬場,你一參與,就肯定損失了近兩成本金。
投注賽馬的,未開賽已被抽搏彩稅、慈善捐款及馬會行政費。普羅馬迷重想贏?別儍了!你「在光幕後人狂黑」,他們可以直接或間接操控賽果。故此,在客觀大形勢之下,早注定馬迷中長綫必輸!要是短綫的話,只能希望贏一兩次!這就是最基本的或然率。
【青姐話】波動市 考理智
做足門面 引人入局
買金融產品也如是,無論是股票、債券、基金、期貨……全部有人「做莊」。這班人,為何要這樣做?閒來無事幹?說穿了,正因此乃他們的工作。開工當然為賺錢!意即,設計這樣多金融產品出來,目的只有一個——賺散戶的錢!這正正是整個局的本質(Nature)!。
他們不單只要僱人,又要營運經費,還要租「靚靚」海景辦公室,更要重本裝修到金碧輝煌。何解?因要讓你覺得他們的機構「好掂」。投資顧問(引人入局者),無論男女,例必「身光頸靚」滿身名牌,如像「成功人士」。
跟筆者學理財的,第一鐵律要認清假象——切勿買任何商營機構推出的金融產品。因為,一買即變「水魚」,先被劏最少兩成本金!要買的話,就只買政府發行的債券及年金。因為政府絕不會賺市民錢,反之,純為「益」小市民,透過不同金融產品派錢。
【溫股知新】港股未見起色 繼續專注業績
十足了解 方可投資
在理財課程中,筆者又發覺大部分散戶都持有多隻股票,但卻對上市公司的產品質素、市場前景、管理層能力、競爭形勢、大股東誠信……全沒研究,只胡亂閱讀幾個專欄或在電台電視,聽見人說就用幾至幾十萬元去「投資」。
更多人買股票,虧本不懂(或不肯)止蝕,「變渣都冇咁滯」。例如有一位正是持有通達集團(00698)。此股曾經創造了一個與華為及諾基亞夥拍做機殼的故事。股票一度炒上近3元,如今只得不足一毫子。唉!股市險惡,大鱷如麻,學費好貴 !
欄名:有盈退休
撰文:曾智華(Luke Sir) 一代資深傳媒人,前電台名嘴、監製、節目發展總監、財經專欄作者等。現職退休自由人,閒時寫作,飲食旅行嘆世界,笑談豐盛人生下半場。著有《有盈退休》、《快樂退休》、《拖住老婆去旅行》、《肥碌食住遊台中》。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