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商機】疫後市民看重健康 素食餐廳料今年生意向好
佛誕將至,不少平日茹素的市民都表示會留家煮食,以避開餐廳人潮,但會花200至300元買外賣加餸,亦有偶然素食者表示會外出吃素,「約預算每人300元吃好少少」;有素食餐廳老闆指疫後大家更注重健康,對今年市道充滿信心,料生意額比疫前增加2成。
郭香琴已茹素20年,最近開了YouTube頻道《Xiangpenpen》,「結婚前看到一段關於素食的紀錄片,觸動到自己,同時為了身體健康,於是開始吃素」,現時通常在家煮食,一家三口每周買餸預算約1千元,周末則會到餐廳吃飯,每餐約花費300至600元,「現在市面多了很多素食選擇,尤其是上海館,陽春麵、烤麩、素餃、蔥油餅等都可以吃。」為了避開吃飯人潮,佛誕和初一、十五他們都會留家自己煮食,「會買一些複雜菜式加餸,如法海蒲團和崧子五枊素黃魚等,預算約200至300元。」
家庭主婦Carman Tsui因宗教信仰而茹素近20年,近2、3年因失眠問題,醫生建議她再次吃肉,現時她會隨心吃素,「一日三餐來說,可能有一餐吃肉」,吃肉後失眠問題並沒明顯改善,所以她不排除會重新再吃全素。「今年佛誕應該不會外出用膳,怕人多,也不會吃得特別豐富,買餸預算約100至150元。」
從事銀行界的姚述洪表示最近多了吃素,「吃得太多肉覺得很滯,腸胃不舒服,消化時亦會很想睡覺,吃素菜感覺較舒服」,現時他每日午餐和初一、十五都會吃素,每餐消費在100元以內,佛誕當日他打算全日吃素,假期會吃好少少,預算和太太每人花費200至300元左右。
做6輪生意料爆滿
大自然素食在本港已有18年歷史,現時共有6間分店,創辦人阿和說,佛誕訂枱達5成,「現在的人都比較即興,少訂枱,我們初一、十五的生意都很多,故有信心佛誕生意一定爆滿。」餐廳今年並加推平安包,每個7元,有芝麻、豆沙和蓮蓉餡,「客人不用長途跋涉到長洲購買,一樣可保平安,至今已賣出1萬多個,銷情理想。 」
阿和指餐廳已4年沒有加價,「疫後人們更著重健康,所以多了人吃素」,他說現時生意已追回疫前9成,因為下午茶做半價、晚市特定時段8折,全天都在做生意,有5至6輪枱,他對前景很有信心,預計今年生意額可超越疫前2成。
冀暑假市道更暢旺
素年創辦人Kay Kwan表示今年佛誕訂枱達5成,「餐廳生意比去年好,閒日較靜,但初一、十五生意穩定,晚市可做兩輪。」他說去年下半年生意最差,生意額大跌5成,現時生意提升了2至3成,是疫前生意的6至7成。
為了爭取更多客源,餐廳推出了更多新菜式,例如佛誕就有素食盆菜,價錢由800至1,200元,「現在賣出十個八個,我們當這收入是Bonus,始終佛誕只有1天,不算大節日。」Kay估計今年生意會慢慢上升,希望暑假市道更旺,帶動生意額更勝疫前。
廚師發辦我有我堅持
居素屋主打高級日式素菜,聯合創辦人Joe Hui表示近幾年是「蝕到入肉」,「近幾年多了很多高檔素食餐廳,我是很開心的,希望能一起做大塊餅,但疫下他們都結業了」,大家都習慣了在家煮食,疫後大家又去旅行,Joe連今年的母親節都沒有開業,「現時生意約為疫前6成,接近收支平衡。」
餐廳做日式廚師發辦,每位368至428元,今年佛誕訂枱已有6至7成,他直言今年沒有加價,「8年來只加價1次,現在外面100元已有素食自助餐,但我有自己的堅持」,他說暫時看不到餐廳復甦的因素,預期今年生意額只會維持收支平衡。
本報記者:歐陽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