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亮:港府應面對撤辣挑戰

名人薈萃 07:00 2023/05/28

分享:

分享:

我相信明眼人都看得出,現時香港政府與地產界為了「辣招」一事而撕破臉,雙方關係就像是中美關係一樣,不但不見面,甚至連電話都沒有,地產商連「阻住地球轉」都講得出,「點兜都兜唔到」。

同場加映:【青姐話】波動市  考理智

撤辣政府背全責

有朋友問我政府是否應該撤辣,因為在撤辣之後,樓價一定颷升,政府受千夫所指,責任就由政府背負,地產商獲得成果,對於如此厲害的政府官員來說,一定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所以,政府誓死不撤辣,就算天打雷劈都不撤。朋友既然已經知道答案,又為何要問我?不過,我的答案是政府應該要撤辣,不是為了地產商或者物業投資者,而是為了政府。

撤辣後亦可加辣

如果這個世界只有香港政府,為打壓樓市而推出辣招,不撤都無話可說,但是除了香港之外,還有幾個國家推出打壓樓市辣招,當中包括新加坡,立刻會有人表示,其實香港政府已經很寬容,雖然沒有撤辣,但新加坡政府上周四(4月27日)突然加辣,將非新加坡人買樓的印花稅由30%加至60%,真係嚇到外國買家「鼻哥窿都冇肉」。
這就是新加坡與香港的分別,新加坡與香港差不多同期推出打壓樓市辣招,新加坡在這段期間,因應環境形勢,加辣減辣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老實說,我認為新加坡政府做得正確,不試多幾次,又怎會找到最適合的辣招?

而香港政府懂得走見機行事,知道「唔做唔錯」,所以,只有加辣,不會減辣,甚至連在甚麼情況下減辣也無法回答,所以直接叫地產界不去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以免大家尷尬。

香港政府應該學新加坡,裝模作樣都要撤辣,如果效果不好,再加辣,就算加到特辣都可以,「唔做唔錯」已經過時了,現在是不做就一定錯,就算做錯了,都可以說政府已經盡了最大努力,結果是真的不可以撤辣,否則樓價就不受控制。

節錄自第811期《iMoney Wealth》鑑古知今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未見起色  繼續專注業績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