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新經濟下企業突圍關鍵 善用技術助品牌說故事
▲ 近日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狂潮出現,Gusto Collective執行合夥人張永隆透露,團隊數年前已開始探索,藉此提升內部團隊的工作效率及開發新項目。(曾耀輝攝)
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的狂潮下,未來職場以至經營企業等層面,也將掀起變革。品牌科技(BrandTech)集團Gusto Collective執行合夥人張永隆(Lucas)認為,應用生成式AI已是大勢所趨,惟「單純做一類科技未必最有趣」。
因此,企業需要更加實際的策略,思考如何在科技層面與創意融合,打造具感染力及影響力的客戶體驗,才能成功在新經濟形態下突圍。
年僅28歲的張永隆早年畢業於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理論物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學位,作為「理科人」的他直言,一直深信科技產業極具發展潛力,期望藉創業帶來改變。
早前他曾投身投資銀行分析師、投資經理、戰略顧問工作,在2019年更成為創業家,為AR及VR技術初創公司26Hz Technologies的共同創辦人,該初創於2020年被Gusto Collective收購。
扮見工覓客戶 成功獲取機會
回顧在2019年成立26Hz Technologies初期,他笑言當時知道自己非行內人,在初出茅廬階段難有網絡搵客,更遑論有機會與「老細」們有一對一會面賣橋。於是,他突發奇想,利用自己最擅長interview及溝通的優點,「那時候,我一個月大約見20份工,那些公司全部都是我做過研究,認為是潛在顧客。」
他指:「我最後去到見到管理層的環節,就說服他們『找我工作與找我的初創團隊,分別並不大,而我也期望是與團隊共同進退的』。因此成功獲取機會,起初的客源正是如此而來。」
喜遇伯樂 不再單打獨鬥
後來,幸而遇上「伯樂」兼Mentor(創業導師)、Gusto Collectiv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劉偉權(Aaron),「我更提議收購我整個初創團隊」,於是成為股東及執行合夥人。在市場營銷、科技、針對不同受眾體驗的層面上共同謀劃「撑起Bigger Umbrella」,並且互相補位,感覺不再單打獨鬥。
策劃《明日戰記》NFT與手遊
在2021年,Lucas被任命為執行合夥人,並負責領導該集團在香港的業務發展,帶領團隊策劃不同創新項目。
例如去年就為古天樂監製兼主演的電影《明日戰記》策劃NFT項目及手機遊戲,創造獨家內容及為用戶帶來新體驗,增強影視IP的影響力。早前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他亦有獲邀出席分享。
Lucas強調,「Storytell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亦即是要懂得善用創新又有趣的科技,助品牌說故事」,是現今及未來品牌經營,企業需要高度關注的關鍵因素,並對此有清晰明確的執行計劃。
【AI創新】專訪百事PepsiCo首位設計總監 籲留意「Phygital」將產品融合數碼世界
如何整理先後順序尋機遇?
然而,近年陸續有不同技術關鍵字造就新浪潮,該如何整理先後順序以抓緊機遇,也是一道困擾企業多時的難題。
他形容,早年企業應用技術如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XR(延展實境)、AI等,都是感覺較鬆散的,一直未有清晰的發展及執行計劃。而事實上,這些可以技術的應用層面可以十分廣闊。
用戶參與創作 更期待成品
他認為宜先疏理出長遠的規劃目標,以該團隊為例,就是「將科技與創意融合,打造具感染力及影響力的客戶體驗」為核心,並留意市場需求,借助及善用科技的力量,推動與用戶之間更深層次、更個性化的互動,期望令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演變成為:「消費者也可以是Co-owner(共同擁有者)」,並且能感受到他們也是品牌的一部分。
舉例指,他留意到早前在疫情下舉辦的綫上活動較單向,欠缺與消費者互動聯繫,「做完之後,不會make到impact,幫不到品牌」。於是,他在推行如NFT項目時,想到讓用戶在投資同時,也可以參與藝術創作過程。
令藝術品在每個人進入網站後,都實時產生改變。因此,即使是我們的開發團隊也不會估計到成品是怎樣的,令消費者更加期待,提升參與度。


探索AIGC技術 不忘規避風險
近日聊天機械人ChatGPT、AI繪圖平台Midjourney等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大行其道。Lucas表示,團隊自數年前開始投入至R&D(研究開發)。
其中,包括研究將AIGC技術套用於各類品牌推廣活動,「一方面要探索如何藉此協助提升內部團隊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就從創意角度出發,想出更別樹一幟的項目。」
同時,他認為在開發時,也必須關注公眾對於數據私隱及道德等提出的爭議,並遵守法規。他補充:「近年科企如Meta、TikTok遇上的法規爭議,亦令我們更警覺。針對AIGC項目,也必定要諮詢法律顧問,避免風險。」




Lucas又表示,早年較多進行Web campaign工作,為企業開發Minisite(活動網頁)及提供簡單遊戲,隨着後來愈來愈多客戶查詢「能否在網頁層面玩AR或VR」,團隊便迅速回應用戶需求,將R&D資源投入開發其所需的解決方案。
至近年就針對第三代互聯網Web3,包括元宇宙、Metahuman(虛擬人)等技術,加強開發。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