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智論@iM網欄】「水貨」之謎:甚麼產品一定要買「行貨」?
香港人在市面上或者網上購物時,經常會接觸到「行貨」、「水貨」甚至「假貨」等字眼。由於香港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因此許多海外品牌或者外地進口的產品都有不同來源,於是有了「行貨」及「水貨」之分。
「行貨」指的是經由正式代理商進口的原裝正貨,這個很容易理解。近年來有了新興的「平衡進口貨品」這個說法,這些貨物同樣是原裝正貨,但是它們是由非正式代理商進口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水貨」。
最後談到「假貨」,這些貨物是由不明廠商仿照正貨商品生產的「冒牌貨」。這些貨物或涉嫌侵犯版權或知識產權,而且貨物品質和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消費者應該避免購買。「假貨」在這裏就不再討論了,接下來我們主要比較和分析「行貨」和「水貨」。
簡單來說,兩者的差異在於價格和品質。由於「水貨」是透過非正規渠道進口,省卻了合法報關手續,因此價格相對較便宜;而「行貨」是正式代理商經合法報關手續等渠道進口,因此市場價格會較高。
在品質方面,「行貨」通常有完善的包裝、使用說明和合符規格的標籤等,讓顧客在使用上更加安心。此外,大部分「行貨」都提供售後和保養服務,對顧客而言更有保障。「水貨」也是由原產地廠商生產的產品,但由於進口渠道非正規,因此包裝或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受損或變形,貨品品質缺乏保障。
對於日用品、快速消耗品或食品等產品,由於「水貨」價格相對較便宜,因此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購買。「水貨」也可能成為某些特別產品的唯一選擇,例如只在日本本土販售的特別版商品。但對於電子產品、建築材料、家居用品和裝修設備(如:廚房鋅盤、水龍頭、爐頭)等耐耗品,筆者不建議大家購買「水貨」,因為缺乏售後服務和保養維護,顧客或需承擔高額的維修費用,最終得不償失。
想到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筆者公司代理的一款「日本鋅」。該系列的鋅盤及各種配件都是日本原裝進口的「行貨」,要知道日本廠商對貨品的品質及包裝要求特別嚴謹,故所有包裝規格及包裝設計都需要特別向日本廠方申請,以確保貨品於運輸過程中得到妥善保護。清晰的包裝指引,及由我們公司及分銷商提供的完善售後服務,消費者更能輕易區分出「行貨」及「水貨」的分別。精明選購「行貨」,不但能免郤運輸風險,同時更節省不少安裝的時間成本,消費安心,使用放心。
作者簡介:
撰文:黃志明(Eddy)
集寶建業有限公司創辦人
集寶建業(Jibpool)創立於1997年,過往參與多個公私型機構、發展商大型項目,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智能洗手間和物業管理方案,以及多款高級歐洲環保建材。Jibpool亦曾獲多個綠色建築及環保獎項,為行業提供符合LEED和HK BEAM的綠色建築方案,以配合企業可持續發展和ESG策略。
更多材·智論@黃志明(Eddy)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