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消費恢復成為關注焦點
中國經濟內需不足的狀態正在逐漸改善,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地廣人博的開放型經濟大國,不需要「報復性」變化,只需要基礎性恢復,就能擁有堅實的經濟復蘇,而未來持續性的消費恢復將成為今年的關注焦點。
首先,低通脹時期,消費可以更多地刺激經濟增長。當通貨膨脹率不是太高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大。理論和實證研究都表明,在低通脹或通脹穩定時期,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大,而高通貨膨脹則會削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2023年1-4月中國CPI同比溫和上漲1%,整體物價保持穩定。從內部因素來看,無論是需求側還是供給側,都處在溫和復蘇路徑,供需兩側較為平衡,或將避免物價大幅上行。從外部因素來看,由於全球經濟需求減弱趨勢蔓延,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行概率不大,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小。因此,2023年中國物價預計保持溫和上漲,而溫和、穩定的通脹環境對於最大限度地發揮消費對增長的推動作用將非常重要。
其次,消費、投資與外貿三駕馬車聯動的乘數效應,需求側三駕馬車相互作用,共同帶動經濟復蘇分化收斂。隨著復蘇基礎不斷鞏固,消費、投資與外貿三駕馬車聯動形成正向回饋,年內經濟走勢或將呈現三大亮點:一是消費築基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二是高技術投資繼續領跑固定資產投資;三是外貿出口區域結構多元化,對新興市場的出口部分緩解了歐美經濟放緩帶來的外需減弱壓力,中國對外貿易韌性凸顯。
再者,短期來看,經濟復蘇階段刺激消費的政策起效快。一般而言,在經濟復蘇階段,消費往往更容易刺激經濟增長。同時,在經濟復蘇時,刺激需求往往是更為迫切的任務,因為消費需求下降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銷售和利潤,從而導致企業對投資的猶豫和減少,進一步惡化經濟形勢。同時,消費增加有利於改善企業利潤促進投資,而投資的增加則有助於企業降本增效、增加就業機會,從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準和消費能力,進而形成消費和投資之間的良性迴圈。
最後,長期來看,消費需求增加有利於催生技術進步。根據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經濟長期增長需要依靠技術進步,而消費可以從產品服務、產業鏈供應鏈、以及產業技術三方面催生技術進步。這些技術的進步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附加值。伴隨中國消費市場的不斷壯大,有望積極推動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開市追揸沽】恒指季檢結果出爐怎部署? 騰訊業績前瞻
責任編輯︰梁浩碩
撰文 : 程實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欄名 : 實話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