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企人才】跨領域人才愈趨吃香 女生跨行業轉戰科技界
香港近年積極推動創科發展,致力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地位。眼見本地科技人才有限,創科前途無限,吸引到非本科出身的香港女生,透過實習計劃,投身至環保科技初創工作。憑滿腔熱忱的工作態度和作品集,成功轉型。
【傷健一家】UNIQLO「Here for U」計劃 招聘殘疾人士
有初創企業坦言,要解決本地人才流失及短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除要轉向全球招聘外,也會考慮無相關技能知識的求職者,並強調求學心態更重要。
現於設計實習生環保科技初創Blue Sky Energy Technology(下稱Blue Sky)的謝曉欣(Bell),曾於澳洲攻讀市場營銷,仍有於製作公司工作,和影片後期製作及視覺效果編輯的經驗。她表示,鑑於香港創科環境愈來愈好,加上洞察到隨人工智能(AI)的發展,市場上將需要更多跨行業、跨領域的人才。在已有一定的市場營銷專業知識的情況下,希望可想投身到一個「跟上科技發展的行業」。
洞察跨領域人才前景 報讀坊間培訓助轉型
雖然並無科技行業的相關知道,但她指,坊間有不少的培訓計劃及課程,如政府與僱員再培訓局的增值計劃,可以讓身為「白紙」的她,學習設計軟件應用等基本行業所需技能和知識,及確立自身對行業的興趣和職場發展潛力。
其實那課程只有短短一個月時間,一個月(的課程)當然不能教會你太多(技巧)。但因為我是真的有興趣,在空餘時間我也會額外進修。
即使對科技界滿腔熱忱,但無相關學科知識,要獲得科企賞識亦非易事。因此,謝曉欣將於製作公司參與過、涉及AI主題的商業或政府宣傳片,編輯成作品集,成功獲得於BlueSky的實習機會。
無相關學歷者 看重求學心態
Blue Sky創辦人鄧碧嫻解釋,在勞動力需求增加和人才移民的因素下,要招募本地人才確實很難。即使年青人才是讀相關科目出身,其實戰經驗也會較少,所以
對於(招聘)年青的同事,更重要的是其learning ability on the job(工作學習能力),和self leaning(自我學習)的心態。
問及在遇上如謝曉欣般,無相關學科背景的求職者時,會否有更多考量?她坦言:
我的(管理)風格是較為聽從大家的意見,當負責產品方面的發展及策略的同事與Bell會面後,也覺得她是一個合適人選,所以我們決定試一試。
另稱,十分欣賞求職者在專業學科額外時間,累積個人作品集,讓企業了解他們在某些項目中的能力。
招募實習生 部分留任兼職解人手不足
面對近年香港本地人才難求,鄧碧嫻透露,該企每年夏季及冬季,均會分別招募3至5個的大學實習生。雖有不少實習生在大學畢業後,會選擇繼續升學或另謀高就。但平均也有約一半的實習生,會於實習計劃結束後轉以兼職身分於該企工作,稍為緩解人手不足問題。
此外,該企近年亦轉向全球招聘,望吸納不同的技術人才,特別是與產品開發相關、具特定專業技術的人才。她認為,吸引海外人才與本地人才的條件略有不同,惟整體而言
最重要的是Package(待遇),一定要是在市場上具競爭力和公平,第二是公司的前景,以及提供比大公司更彈性的工作(安排)。
據了解,該企目前有約15人,部分海外員工正於土耳其、東南亞地區工作。員工可根據當地的節日,選擇何時放假。另會為員工每人每年數千至數萬元的學習基金,鼓勵他們追求工作以外的知識學習和愛好。
【領英裁員】LinkedIn 將裁減 700 多名員工並停止中國業務
【業界交流】CTgoodjobs辦午宴 33間銀行及金融機構參與
記者: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