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作用下債務與經濟增長的非線性關係

宏觀解讀 15:49 2023/05/08

分享:

分享:

受到新冠疫情和地緣動盪的衝擊,過去三年全球私人和公共債務水準都已攀升至歷史新高。高負債對經濟增長的長期性影響引發了人們對長期經濟增長疲弱的擔憂。通過對全球190個國家通脹水準、債務累計和經濟增速變化的長期觀察,我們發現了在通脹變化過程中,不同部門債務累計(居民部門債務累計、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累計、政府部門債務累計)與經濟增速存在著複雜的非線性關係。隨著全球通脹率由負值不斷上升並接近3.3%上下時,家庭部門債務累計對經濟增速具有顯著支持作用,而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的債務累計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逐步減弱。

首先,家庭部門債務快速累計與GDP增速在通脹增速由負值升至3.3%(位置參數)的過程中存在正效應。然而隨著通脹邁過3.3%,並超過4%的通脹水準時,家庭部門債務累計對經濟的正效應將基本消退。經濟意義上,通脹由負轉正的過程往往伴隨經濟活動的復蘇,家庭部門杠杆提升有利於促進家庭部門最終消費支出,從而支持經濟增速。然而,隨著通脹水準不斷抬高,家庭購買力將被弱化,家庭部門的債務累計將逐步制約家庭消費。

其次,企業部門債務快速累計與GDP增速存在負效應,但這種負效應在通脹由負轉正的最初階段會逐步減弱(尤其當通脹水準進入2.2-3.5%區間時,企業部門債務累計對經濟增速的負效應加速減弱)。當通脹邁過位置參數3.5%,並超過4.2%的通脹水準時,企業舉債對經濟增長的負效將不會繼續減弱,並持續對經濟增長產生長期負面影響。反過來,隨著通脹不斷惡化,一旦經濟產生衰退,企業信貸收縮並大幅削減自身債務,這對經濟增長的負效應將進一步被放大。

再者,政府部門債務快速舉債與GDP增速存在負效應。在早期階段,隨著通脹率由負值向位置參數3.2%不斷接近,政府舉債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減弱,尤其是當通脹在2.1-3.2%的區間內時,政府舉債對經濟增長的負效應顯著減弱。從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政府舉債在通脹溫和的條件下有助於托底經濟增速。然而,在政府債務快速累計的過程中,當通脹水準超過3.2%,並接近4.0%的通脹水準時,財政舉債很難繼續弱化對經濟增速的負效應作用,財政舉債對經濟增速的正向支持將逐步消退。此外,相比家庭債務和企業債務的累計,通脹對政府部門債務累計的變化更為敏感,這從實證角度支持了財政赤字擴大可能會加速通脹上行。

【開市追揸沽】巴郡股東會投資啟示 滙控股東會後股價影響

責任編輯︰梁浩碩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程實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欄名 : 實話世經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