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人‧峰語@iM網欄】 面對逆境 唸《心經》自救的正確態度
上期的「中年好聲音」的主題,得到不少中年朋友及讀者的認同,主因是內容講中了他們既要面對現實,卻又想追夢的矛盾,那種無力及無奈感不足為外人道。事實上,目前很多人面對一個兩難局面,就是即使相信「明天會更好」,可惜「今日過唔到」,所以一覺醒來回到現實,難免再度陷入漩渦之中。安慰說話不難說,但事主面對的實際逆境時,外人是很難三言兩語可解除當事人的心結,因此人去到最後都是自要救。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走勢未明朗 買貨勿太狼
曾經亦有客人問我,聽過很多高人說過,如果遇上心煩的事情可以唸上《心經》(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如此一來可以減輕內心的孳念,人就可以放輕,而我在習玄學的道路上,亦曾經有前輩教我用此方法。起初我接觸《心經》時,我都跟一般普羅受眾一樣,當了《心經》是「法咒」,像電影「倩女幽魂」的主角般,一唸就以為可以驅鬼驅煩念,但後來才真正明白所謂唸《心經》的真締。我今日我不是去講解《心經》內容,而是簡單地解釋如何去運用《心經》去幫自己在逆境時「渡一切苦厄」。
《心經》既是佛學鉅著,學佛者必然要涉獵,問題是究竟我們如何去理解及看待其中道理呢?《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般若」,就是指「智慧」,除了具有知識所帶來的智慧外,還要有判斷是非、化解疑惑、斷除煩惱、通達真理的能力。至於「波羅蜜多」,意思是脫離輪迴,那達成佛的彼岸。而「心經」就是心法,方法。 《心經》的內容,就是教大家如何去做到增加智慧、斷除煩惱、從而達到成佛之境,而成佛,不是指成為神仙的佛,而是一種不受塵世輪迴之劫的心態境界。
坦白說,很多人會認為自己很苦,但對比一些連兩餐都成問題的貧苦,又或者與身體有嚴重疾病的人相比,現在面對的所謂「苦東西」,只不過是一種執著,可能本身不是苦,只是因為「求之不得,輾轉反側」,要自我幻想成為一種苦。因此,我們對於眼見、耳聞、感觀、鼻嗅、舌味的一切,要真心了解其真意,而不是其表面的色香味所影響。然而,現實中很多人都跌入這些悵惘當中,所煩、所惡、所慾、所貪,其實本身自己真的不太需要,但礙於世間中一些約定俗成的規條、價值觀、人云亦云的好,扭曲了自己本身的意向,形成了「五蘊不空」,自己拿石頭擲自己而已。
所以,我們唸《心經》,不是真的只是背頌式的唸出來,那是沒有意思的,而是真的要明白、學習經文內容,不要太過執著於自以為對的世俗價值,令自己陷入無名的恐懼、焦慮。當放下了這些無謂的執著,就會慢慢看清萬物的本質,到頭來也不會如原先自己所想般的那麼重要,人就自然輕鬆了。
作者_奇峰簡介:
羅奇峰,理工大學市場學系一級榮譽畢業生,研習玄學十數寒暑,主修子平八字、七政四餘、六壬神數、玄空飛星、三元地理等算命風水學理。羅氏曾為雜誌《直通車》「玄來咁易」專欄之主筆,亦在各大媒體擔任客席主講嘉賓,與大眾分享玄學心得。
更多玄人‧峰語@奇峰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羅奇峰
欄名 : 玄人‧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