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策略】辦公室漂在水中央 設計提升生產力
▲ 這座水上漂浮辦公室名為Floating Office Rotterdam(FOR),處於鹿特丹Rijnhaven河道中央,樓高3層、面積3,606平方米,設有一個大型露台區供員工使用。(Powerhouse)
疫後人們不但更注動健康,也更關心環保節能,ESG(環境、社會和管治)成為不少企業的關注點。有荷蘭建築公司建了一所「水上漂浮辦公室」,不但以「順應自然」的方式適應海平面上升,電力供應也是自給自足,更在設計上迎合上班族的工作需求,以提高其生產力。
這座水上漂浮辦公室名為Floating Office Rotterdam(FOR),處於鹿特丹Rijnhaven河道中央,樓高3層、面積3,606平方米,設有一個大型露台區供員工使用。
太陽能發電 剩餘供應市區電網
荷蘭建築公司Powerhouse聯合創辦人Charles Bessard表示,FOR看起來跟建築於陸地上沒大分別,但實際上,它每天都需面對大幅度的海平面變化,並因應河水高度而上下浮動,短短數小時內,平均上升下降的差距可高達兩米。
他指出,這辦公室是由兩根繫泊桿固定在河底,並根據河道的水平面而改變長度,調節整幢建築物的升降高度。由於FOR體積非常巨大,所以晃動會顯得很微弱,即使身在其中,也會感到很平靜,恍如在陸地辦公室工作,不會令員工感到「暈船」。
FOR不僅位置特殊,更強調節能和低碳,電力都是自給自足。Charles Bessard解釋,一半屋頂是由太陽能板組成,面積約870平方米,能提供約154千瓦小時的電量,較該辦公室所需的還要多出40%,剩餘的電力更可供應給市區電網,讓有需要住宅和企業公共使用。
至於另一半屋頂則是綠化設計,主要以雨水澆灌,為辦公室提供生態效益及增加建築微氣候的舒適度。
另一聯合創辦人Nanne de Ru提到,在冬天時辦公室能利用陽光,通過3層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增加室內溫度,同時滿足員工對於在室內感受自然光綫的渴望。
適應海平面 河水製冷減開冷氣
室內則採用由反光材料製造的遮陽系統,加上每一層的天花板都安裝了利用河水製冷的冷卻系統,能防止夏天室內過熱,同時可透過水源熱泵交換系統,讓河水冷卻地板溫度,防止室內溫度快速上升,減少使用冷氣機。
Nanne de Ru表示,以上的節能和永續設計,不但具有持續的減碳效益,也為各地應對氣候變遷產生的水位上升問題,帶來可行的應對方案。「全球有很多城市都位於水與陸地的交界處,未來幾十年,我們肯定要面對更多洪災來襲,更多水患,因此必須盡快思考如何適應這樣的環境,因為我們不可能放棄我們的城市。」
記者:陳卓賢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