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年報】陳啟宗:年輕人不抓緊內地機遇只是藉口 或許不配成功 

股市 10:30 2023/04/05

分享:

分享:

恒隆集團 (00010) 董事長陳啟宗在公司年報中表示,今年業務風險可能來自公司內部、國內環境和國際形勢三方面。他認為中國經濟正面對三大難題,又指內地市場商機處處,但本港年輕人仍故步自封,認為他們不抓緊內地機遇只是藉口,或許不配成功。

本港需作出重大改變以維持競爭力

陳啟宗表明公司負債率低,管理嚴謹,故並不擔心內部業務風險。又提到本港地產商以往受惠土地短缺令樓價高企,故幾乎是「買升穩賺」,但現時情況正在改變,本港土地供應首次變得充足。料公司仍有約三分之一的租賃收入來自香港商業物業。未來收入水平則要視乎香港經濟蓬勃程度。

他認為香港需要作出重大改變以維持競爭力,又指國際貿易和物流高峰已過,未來數年有相當機會收縮。增長動力只能靠內地和科技兩大方向。又指內地市場商機處處,

不抓緊這些機遇的所謂理由,不過是藉口而已。放棄這些機會的人,尤其是年輕一輩,或許不配成功。本人知道許多來自北美、歐洲,甚至非洲的人,已在內地建立蒸蒸日上的事業或企業。香港年輕人為何故步自封!?

陳啟宗指,本港科研成果商業步伐滯後,缺乏成功模範,認為若有數位年輕科學家能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市值數十億元的企業,有助啟發社會。他坦言內地有不少這樣的榜樣,惟香港卻乏善可陳,部分原因為「土地問題」,高科技產品生產成本高昂亦為原因之一。

他指恒隆過去20年在香港新投資並不多。然而仍會以這裏為總部,無意離開。 最近增持機場附近的東薈城的股權,便是最好證明。

中國經濟面對三大難題

陳啟宗提到,公司租賃收入有三分之二來自內地市場, 而且持續增長,惟內地經濟現時要面對三大難題。首先,中國採取的抗疫方式成本極高,最終連財力雄厚的中央政府都不堪重負,只好放棄堅持。抗疫經濟成本需要多年才能彌補,或令經濟雪上加霜。

此外,他又提到樓市泡沫爆破危機來得不是時候,直言發展商的思維需要調整,不能再玩只重規模和速度的遊戲。原有的經營模式讓很多企業的規模激增至無法估量的地步,但這個模式已經行不通。直言住宅發展商的唯一出路就是轉型為商業項目發展商甚至業主。

內房發展商僅龍湖轉型成功

陳啟宗坦言,以往發展商的思維不足,僅龍湖集團 (00960) 屬於極少數成功轉型的例子。他補充,中國人口眾多而且持續城市化,住宅市場始終存在,未來需求會否像過去一樣強勁,則有待觀察。但現時賣地數量不足,新建成寓所亦因而會供應短缺,短期內(例如兩三年內)有助樓價稍為回升。

最後,他提到第三個風險來自國際形勢,指大多數商品現時開始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組裝,在經濟層面而言會令中國失去大量職位。雖然中國以外的勞動力更廉價,但技術未夠純熟,最終產品缺陷率和物流上升的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即全世界都會遭殃,中國則首當其衝。

陳啟示認為,中美兩個大國關係極其不穩,全球勢必會被分化,令跨境業務很可能充滿挑戰,主力從事中國業務成為公司唯一選擇。 他指公司目前高端購物商場業務應是最理想。至於本港,隨着大部分疫情防控措施解除,今年零售店舖租賃收入應比往年強勁。內地業務今年開始的勢頭理想,能否維持則尚待觀察。


【ET財智Talk】油組突減產風險或增?   富邦潘國光分析第二季股、債、滙、商品投資策略

相關文章:

【可持續發展】恒隆地產擴充電動車充電站網絡 旗下充電設施較2021年增長60%

【業績│地產股】恒隆地產午後插6% 去年基本純利減少4%至42億元 末期息維持0.6元

編輯:葉志偉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