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銷售】疫後生意跌 叁拾士多續推自家品牌吸客
▲ 叁拾士多創辦人陳煒鋆表示,疫後網店生意下跌3至4成,今年將會加強實體店業務。(湯致遠攝)
疫情過去,百業復甦,不過亦有零售業疫後生意大跌,預言今年要「守」,說的是開業兩個月即憑魚肉燒賣爆紅的叁拾士多,創辦人陳煒鋆(Kent)表示疫後網店生意下跌3至4成,今年難望會有正面增長,品牌將會多開實體店收回失地。
叁拾士多,名字有點「無厘頭」,「我與另外兩個拍檔都是10月生日,所以就是30了。」叁拾士多創辦人陳煒鋆(Kent)解釋道,2017年12月他們在觀塘開了第一間店,「當時香港的食材店不多,加上我很貪吃,所以就開店了。」
正因為「貪吃」,Kent對店舖貨品特別有要求,5年來最大宗旨是「不試過,不入貨」,店舖走中高檔路線,尤其多香港製造貨品。一般食材店的目標顧客都是家庭主婦,叁拾士多卻瞄準90後的年輕人,「我們的定位有別於街市凍肉舖,很多家庭主婦都知慳識儉,計著荷包,我們的目標顧客是追求質素的新一代。」
開業兩月即爆紅
開業僅兩個月,叁拾士多就憑魚肉燒賣爆紅,當時香港並沒有店舖主打魚肉燒賣,Kent卻找來本地工廠製造,根據個人口味提升燒賣的魚味、香味和彈性等,配以豉油和辣椒油,甫推出即得到傳媒和網紅垂青推介,因為產量不夠,甚至要推出限購,「由2017年至2022年中,我們已賣出超過1億粒魚肉燒賣。」以每包燒賣40粒計算,即售出超過250萬包。
之後叁拾士多繼續推出自家品牌食品,如即食沙嗲牛肉、餃子、豉油王鵝腸及炸大腸等美食,「現時我們共有40至50款自家品牌,約佔整體貨品的2到3成。」Kent表示,做自家品牌不單可以提升品牌形象,還可以控制品質,「剛開始的開發及包裝成本雖然高,但因為是獨家發售,故慢慢會有不錯的增長。」
疫下網店生意飈5倍
做雜貨生意,客人十居其九都會看過實物才作購買決定,Kent深明此道,不過他還是在開業初期就開設網店,「始終客人未必會專程去觀塘買兩包魚肉燒賣吧!」疫情之前,網店只佔整體生意20%,但疫情期間網店生意卻狂飈了500%,他們並在疫下新增了兩間實體店,線下生意亦上升了100%。因為送凍貨運輸成本高,叁拾士多更在期間成立了自己的車隊,讓送貨成本大幅下降5成。
除士多業務,品牌於2022年8月還作出了一個新嘗試,在觀塘廣場開了小食店「30FX」,Kent明言新店不單是用來做生意,更是一個實驗場所,「例如是燒賣醬油,我們讓客人試過後收集數據,然後調節味道,之後會變成常規產品推出市場。」
疫情之後叁拾士多的網上生意額下跌了3至4成,他亦預期今年銷售額不會有正面增長,「現在大家都忙於去旅行,又或外出到餐廳吃飯,減少了網購急凍食品。」Kent未來將會加強實體店業務,在第三季多開一間分店,同時鞏固品牌形象,研究新的旗艦產品吸引新消費者。
本報記者:歐陽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