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疫情阻礙社交 溝通技巧成求職關鍵
本港人才荒持續,在各企業爭先搶人才的同時,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中國、中華電力、俊和建築的代表均認為,各界都十分願意為人才提供機會,特別是應屆畢業生,惟人才仍需努力裝備自己,才能獲得青睞。
三位代表建議,畢業生除要具備行業基本知識,也要多在(1)實習、(2)人際關係,和(3)思考對行業的熱切程度,三大方面下功夫。
俊和建築主席李家粦直言,或許是疫情令社交活動受限,網課等安排讓不少年輕人不熱衷且不擅於面對面社交。由於該企主要招聘工程師和測量師,且業務與不少中外企業合作,故強調應屆畢業生除要有優秀的學業成續,確保具備行業及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外,擅於表達和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亦不能忽略。惟目前就他所見,普遍應屆畢業生的中、英語言的表達能力,仍有待改善。
宜提升語文能力 拓多元人脈
他建議在學的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多透過不同的學術或職場活動,建立多元人際關係。
你出來做事,人脈是非常重要。不要只停留在同學之間,或者你的專業(範疇)中,其他專業都應該多點接觸。總之認識多些人都是一件好事。
中華電力人力資源總監周珮瑩則指,業界及院校雖合作甚多,但大學與職場生活始終不同,大學生應把握每個假期的實習機會,從中認識行業的實際工作環境,為畢業後求職作準備。
畢馬威中國人力資源總監李廷鈞補充,應屆畢業生投身社會,工作時間可能甚至比與家人相處時間更長。及早透過實習認識職場,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方能「開開心心工作,才會做得長遠」。
思考工作熱誠 勿浪費「第一次打工」經驗
作為畢馬威中國校園招聘團隊負責人的李廷鈞強調,畢業生的第一份工很重要,其招聘團隊雖可助人才尋找公司內合適的職位,
但最怕他們加入公司後才發現,(公司)文化未必是他們喜歡的,那麼便浪費了這個資源,又霸了他們人生第一份工(的經驗)。
他建議畢業生要好好思考對哪一行業有熱誠,至少要知道自己「對與甚麼人共事會充滿熱誠」。
此外,疫情令企業急速數碼化,面對大量科技早已滲透日常生活,李廷鈞認為,年輕一代要接觸和使用職場所需的科技工具並不困難
我當初入行時,覺得會用Excel已好厲害,但現在每個人都是在用Power BI。每個新年代都必然有新(工具),作為僱主,我們應確保他們有機會發揮。
新科技改變工種 僱主需懂分配人手
在AI等大量新興科技,以協助人們處理日常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情況下,部分工作可由科技代勞的同時,科技亦改變了工種。員工除了要有相應的技能應對外,僱主更需要思考如何同時善用科技及人力。
到底有甚麼是人可以做到,但AI做不到,這應該是每個大學生和僱主都需要思考的事。
記者: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