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自疫情起被詐騙損逾2000億公帑 大部分料無法追回
英國國家審計署(National Audit Office)數據顯示,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政府在兩個財政年度因公帑詐騙損失210億英鎊(約2,030億港元),其中逾70億英鎊(約677億港元)與疫情期間引入的政策相關。英國當局亦承認,大部分款項被追回的可能性很低。
中國留學生在英判囚逾2年 追穆斯林女失敗狂發短訊送豬肉 【下一頁】
NAO年度審計報告顯示,涉及詐騙而損失的公帑數目較疫情前2年的55億英鎊(約532億港元),大幅增加近3倍。NAO亦指,很多公家機構並不清楚其面臨的詐騙規模,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正追查大量疫情就業計劃欺詐。
HMRC預料當多達逾1,200人組成的納稅人保護工作組(taxpayer protection taskforce)縮減規模時,原定可追回金額將由45億英鎊(約435億港元)驟降至11億英鎊(約106.4億港元)。
英國大批業主賣唔到樓恐血本無歸 因發展商犯一致命錯誤 【下一頁】
報告亦指出,英國就業及退休金事務部(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回顧審查疫情高峰時救濟金(universal credit)申請後,發現當中錯誤節省5億英鎊(約48億港元),但預料部門在2021至22財政年度時,仍向欺詐申請支付最少15億英鎊(約145億港元)。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當局正徹底改革處理公共部門欺詐行為的方法,確保能追回所有款項。發言人亦透露,英國自2021年起,已針對詐騙行動投資逾9億英鎊(約87億港元),透過建立公共部門欺詐管理部取得進展,在過去2年追回逾31億英鎊(約300億港元),但明白仍需繼續努力。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李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