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月核心通脹按年升3.1% 逾一年來首增幅放緩
日本總務省周五(24日)公布經濟數據,當地2月的核心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3.1%,為日本13個月來首次出現通脹增長放緩。
【俄烏戰爭】岸田文雄將晤澤連斯基 G7領袖中最遲訪烏(第二版) 【下一頁】
日本排除生鮮食品的核心CPI按年增加3.1%,符合市場中位數預期,比1月時的創41年新高4.2%下降。數據指扣除食品及能源後的「雙核心 CPI」於2月按年升至3.5%,比1月增加0.3個百分點。
共同社指出,通脹加幅放緩主要受益於政府的能源費用補助措施奏效。但由於原材料及進口商品價格增長轉嫁,當地非能源商品如食品等價格持續上升,對日本家庭經濟造成沉重負擔。
總務省表示,如果沒有政府的能源費用補貼,日本2月的核心通脹將與1月相同達4.2%。
2月日本食品價格按年升7.8%,為近47年來最快升幅。雞蛋受禽流感影響供應,導致出現19.9%價格升幅。能源價格2月錄0.7%下跌,為近兩年來首次。
即將在4月接替黑田東彥,成為央行日本銀行行長的植田和男表示,薪資增長強勁定必伴隨成本推動的價格通脹穩定,直至央行達到2%通脹目標水平時。
尹錫悅推動日韓貿易解凍 將恢復日本白名單國家待遇 【下一頁】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師Yoshiki Shinke表示,日本通脹壓力持續強勁,不少食品生產商已宣布在3月將進一步加價。
明治安田總合研究所(Meiji Yasud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師Yuichi Kodama表示,通脹壓力雖大,但薪酬同時亦有上調,消費水平估計有力支撐。
他認為日本通脹困難時間維持至今年夏天,過後預期原油價格升勢及日圓疲弱走勢停止,食品價格估計亦會穩定,通脹增幅預料再放緩。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吳漢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