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指數日益普及

股市 11:00 2023/03/21

分享:

分享:

上文(「低碳投資組合的量度及實踐」)向大家講解了實踐低碳投資組合的方法以及如何量度投資組合的碳足跡,事實上,隨著被動投資的普及化,市面上亦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低碳指數供投資者選擇。在制定低碳指數時,指數公司通常會在一籃子的證券中,通過個股的碳強度、碳中和政策路向等指標篩選出在碳排放方面表現較好的成份股,或者根據個股的碳強度在特定指數的成份股權重上做出調整,藉以把指數比重傾向於低碳方面表現領先的公司。恒生指數公司亦在最近推出了「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該指數旨在把低碳元素加入「恒生A股通300指數」,從而將其加權平均碳强度下降了42.6%。以下就讓我們去認識一下該指數。

「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的制定方法

「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的選股名單由「恒生A股通300指數」(其基礎指數)的成份股構成,而「恒生A股通300指數」的成份股則是由合資格的滬股通及深股通進行買賣的總市值位列首300隻大型A股公司組成。「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的制定方法詳細如下:

  1. 負面篩選:一、剔除違反聯合國全球契約(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原則的成份股,而被剔除的股份有7間公司,主要以石油股及資源股為主,權重合共佔基礎指數大約2.5%,比其基礎指數減低4.4%的碳強度;二、剔除涉及爭議性業務的成份股,指標包括燃煤礦業收入比例、煤電發電比例、煙草生產零售參與度比例和受爭議性的武器製造等,而這些被剔除的股份有13間公司,主要以煤電股為主,合共佔基礎指數大約2.8%,但減低了基礎指數約33.8%的碳強度。由此可見,該指數有大部份的碳強度降幅是來自於負面篩選方法。
  2. 基於最佳選擇法以優化組合:在剔除負面篩選後的合資格證券中,根據個股的碳排放數據的高低進行個股權重調整,從而進一步改善指數的碳足跡,而個股權重調整上限為與基礎指數權重相差最多0.2%,借此保持與基礎指數較低的追踪誤差,亦有效減低了4.4%的碳强度。由於金融公司的碳排放普遍較低,他們的碳強度指標通常會優於其他行業,因此我們看到指數中較基礎指數權重上調最多的公司大多來自金融板塊,其中以內銀股為主。

「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的表現

由於「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在選股上已剔除或低配能源股及原材料股,在2015至2022年的8年表現回報中有4年輕微跑輸基礎指數,但其實當中有3年是因疫情或俄烏戰爭等因素導致相關股份大幅跑赢大市有關,而如果與中國基准指數「滬深300指數」比較則有7年跑赢。「恒生A股通低碳精選指數」截至2月尾的年初至今回報為4.82%,指數波幅率為19.8%。

【ET財智Talk】銀行危機下港股的支持及阻力位分析 滙豐劉紹文剖析港股入市時機及板塊部署

撰文 : 薛永輝 恒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欄名 : 指數恒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