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旅遊】近9成中國消費者重視可持續性旅遊 惟對做法及成本認知不足
酒店集團雅高、旅遊服務提供商攜程集團及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近日發布題為《中國環保旅遊之路》的白皮書,探討中國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分析中國遊客對可持續發展的看法,最後就中國旅遊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需要採取的措施提出建議,以促進「永續」旅遊。
【ESG碳中和】逾7成港企不熟悉碳中和知識 為提升品牌形象推動碳中和
2032年 中國旅遊市場全球最大
根據世界旅行和旅遊理事會的數據,預計到2032年,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而早在疫情之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白皮書分析發現,中國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巨大,在2019年,旅遊業佔中國碳排放總量約6至8%。
麥肯錫的數據顯示,中國旅客重視其對環境影響,並已開始尋找可持續的替代方案,惟報告發現他們或需更多幫助,以了解去哪裡獲取這些方案。攜程則發現,近9成(85%)中國旅客將旅行的可持續性評為重要或非常重要,而60%的人關注氣候變化。
消費者意識贊同 未習慣支付
該報告同時發現,中國消費者還未習慣為永續旅行支付額外費用。因此,有必要為旅客提供有關可持續性成本的指導,並強調行業為改善可持續產品供應所作的努力。這將切實地展示要分擔的負擔,並表明價格上漲只是短期的措施,從而提高支付意願。
針對這一點,該報告就旅客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來實現永續旅行,並增強消費者決策權提供了建議,包括透過認可服務提供商預訂可持續旅行選項、在1個目的地花費更多時間,以及自我培養可持續習慣,例如減少更換毛巾或床單的頻率,並拒絕使用1次性塑料製品。然而,旅客行為只是報告強調的第1個考慮因素。要實現長期可持續性,旅遊產品供應商應首當其衝發起倡議,並有責任改變旅行者的心態。
籲教育及支持旅客付出多於索取
該報告同時對酒店業提出了一系列建議,以支持中國旅客對可持續旅遊的理解、激發行為的改變,並最終支持行業走向「淨值正面效益模式」,即「付出多於索取」。這些建議包括:使用技術平台突顯綫上可持續旅行選項、使用標籤以確保旅客了解其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制定獎勵性措施來鼓勵實行可持續行為,以及培訓員工採納可持續的思維方式。
雖然提高旅客意識和選擇可持續方案的意願,加上個別旅遊供應商採用更可持續的做法,或許可以幫助中國旅遊業在可持續影響方面「快速致勝」,惟持久的可持續性改進仍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
該報告最後呼籲酒店業採取行動,攜手合作,實現行業在中國的可持續轉型。該合作項目為這種集體思維創造了起點,作為可供遊客和行業參與者使用的資源,以共同努力實現積極的變化。
雅高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Sébastien Bazin表示:「沒有人能單獨做出有影響力的改變,轉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中國以至世界各地負責任地旅行可以將全人類聯繫起來,支持當地社區,保護生物多樣性,並分享和培養更可持續的習慣。」
麥肯錫公司高級合夥人兼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Jonathan Woetzel則指出:「中國旅遊業的規模足以在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帶頭作用。隨著旅客重新踏上冒險之旅,其旅程的每步都提供了做出選擇和採取切實行動的機會,從而立即減少他們的環境足跡(或碳排放足跡)。」Woetzel續稱:「這不僅僅是旅客的責任,實現長期變革需要整個旅遊業的參與者之間的共同合作,由酒店、旅行社,到綠色投資者和技術供應商,都必須參與其中。」
【大灣區旅遊】大灣區遊客通關後重臨香港 麥肯錫:宜制定泛大灣區營商策略
責任編輯:楊嘉軒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