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應用】打破雲端企業資源規劃平台四大迷思

科技 08:30 2023/03/21

分享:

分享:

雲端技術面世已久,有不少企業都樂意使用,特別是近年,環球企業在疫情下加快數碼化進程,各行各業更積極「上雲」,以在雲端上使用各種創新的數碼技術及商業應用。疫情下,製造業使用雲端的速度雖然有所加快,但對比之下,製造業整體上雲的速度比其他行業稍慢,或因製造業客戶對雲端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有誤解所致。綜合各種意見,企業對雲端ERP的誤解大致有四大方面:
 

雲端服務太貴?

有不少人認為要採用新系統或技術,必須投放龐大資源作前期投資,但雲端服務則剛好相反,長遠而言更可以幫助製造業企業節省技術投資開支。傳統上,企業使用內部部署伺服器會產生大量成本並引致各種風險,其實使用伺服器的成本不菲,不單是購買的價格,還包括電源、支援及維護服務等費用。

把企業的數據基建遷移到雲端,可以釋放伺服器全天候運作的龐大IT資源,同時系統的部署、運作和升級的重擔都轉移到雲端服務供應商身上,企業資訊科技人員可更有效推動創新策略,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情況與挑戰。而Epicor雲端服務亦可為製造業企業帶來這些效益,更靈活使用嶄新技術。


雲端ERP性能不及內部部署伺服器?

以往企業使用內部部署伺服器,若要更新系統,必須投放資源及時間,而雲端服務則不然,雲端ERP供應商會定期把軟件升級到最新版本,企業客戶可以即時使用最新版本的系統應用,企業資訊科技員工就節省了不少系統更新和升級的時間。雲端服務的軟件則定必使用最新版本,亦能讓企業客戶早著先機使用各種嶄新功能及最佳性能,同時結合創新及提高競爭力,讓企業永遠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雲端ERP不太安全?

以往企業把重要的數據都放在內部部署伺服器,感覺相對安全;企業客戶或認為,若要把寶貴的數據和系統遷移到雲端會有安全風險。但實際上,把數據放進雲端是更安全的選擇。

當企業自行管理系統時,內部部署伺服器很容易受到入侵,甚至會受到自然災害或意外影響,例如颱風侵襲導致水浸等意外發生,或損毁內部部署伺服器。其次,有不少企業都把電子郵件託管與其ERP系統放在同一個伺服器上,而電子郵件是黑客滲透企業系統的最常見方式,如電郵伺服器受到網絡攻擊,或會波及EPR系統,後果將不堪設想。把ERP和財務數據放到雲端,就能透過雲端全天候的安全更新達到最佳保護。

雖然沒有數據是永遠100%安全,但雲端服務供應商能持續更新伺服器,幫助對抗最新的網絡威脅。數據通常會在較遠距離的地方單獨備份,當中的成本可由具規模的雲端服務供應商負擔,因此雲端服務能比單一企業有更多資源及專家支援。


難以整合第三方技術?

要成為業界先鋒,必須在技術上創新,而「上雲」就可以讓企業率先接觸並使用最新的數碼商業應用,而整合過程亦比想像中容易得多。只要利用API方式整合,企業可實時獲得相關、準確的數據。例如,Wipaire Inc是一間已多代經營的家族企業,專門設計及製造專為中小型飛機而設的漂浮設備。該企業就利用雲端ERP系統連接所有業務系統,亦利用第三方客戶關係管理(CRM)解決方案,為其客戶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由於系統在雲端,因此可以持續更新,並實時提供各種客戶資訊。


享受雲端帶來的好處

雖然雲端看似虛無縹緲,但雲端確實是業界甚至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報告,2021年至2024年,在雲端服務支出的前三大行業包括專業服務、製造業及銀行業,並佔雲端服務總支出的三分一,預料製造業企業上雲趨勢將持續。無論企業規模是大與小,都可以透過雲端獲得最一流、創新、安全的服務,同時讓企業更靈活敏捷,並且能幫助提高競爭力,為未來業務增長奠下鞏固基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鄧永泉 Epicor亞洲區域副總裁

欄名 : Smart World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