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之路】時裝名師扶植新生代求突破 「1+1」推廣港產設計

16:00 2023/03/19

分享:

分享:

在疫情下累積起來的壓力,令許多人被負面情緒籠罩,今年入行30年、作為香港首屈一指的時裝設計師何國鉦(Dorian Ho)也如是。

他坦言近年曾經歷事業的瓶頸期,對前路發展感到焦慮,花了一段時間走出陰霾。期間開始接觸以傳承為題的社區項目,逐漸意識到自己應在設計界別擔起中堅分子的使命,於是轉向夥拍並幫助新生代推廣港產設計。

被譽為亞洲前五位時裝設計師之一的Dorian,主打華麗創作風格的晚裝及婚紗作品亦深受名人明星如鄭裕玲、周慧敏、徐子淇等喜愛,還有明星御用時裝設計師的稱號,更不時站在國際舞台的鎂光燈之下。

惟隨著時代流轉,見證著一位又一位年輕新力嶄露頭角,Dorian對於自己應否繼續向昔日方向前進而感迷惘。他直言:

我又未到輕言退休的年齡,但是已意識到自己成為了『老一輩』的設計師,不進則退。

看到許多老品牌因追不時代步伐而面臨窘境,亦讓我引以為鑑。於是屢屢反思問道:『如果我想繼續做的話,應該怎樣做才好?』

結果在迷惘之際,機玄巧合下獲民政事務署邀請擔任社區項目、時裝設計比賽真人騷的首席導師兼顧問,令他開始找到突破瓶頸的關鍵。

在近年的社區項目,以傳承為題的時裝設計比賽真人騷「別出深裁」中,Dorian Ho擔任首席導師兼顧問,啟發了他與新生代合作,突破事業瓶頸。(lifestyotv社交平台截圖)

他回顧,在去年舉辦的深水埗青年節「別出深裁」時裝設計比賽中,開展了不少新嘗試:

對於我來說都是較吃力,年紀愈大,要花更多時間學習。還有許多方面也需要Catch-up(趕上)。

例如為真人騷拍片推廣、使用社交媒體、學習與年輕人溝通等。

【文化式微】環保華服設計師盼傳承手藝 品牌注入創新可持續元素

【向高難度挑戰】26歲仔轉投環保事業 3年進駐7大地區上門回收

比賽真人騷 學與年輕人溝通

Dorian指,有言新生代難溝通,加上早幾年本港社會環境及氣氛較緊張,老一輩與新生代似乎出現不少矛盾,也曾令他擔心難與新生代相處。怎料在過程中發現,普遍接觸到的年輕一輩都十分有禮貌、有理想,甚至可以向他灌輸到創新的想法及新知識,可以「Give and take」(互相交流),讓他有所得著。

Dorian笑言,自己接觸到的年輕一輩都十分有禮貌、有理想,並不如想像中困難。甚至可以向他灌輸到創新的想法及新知識,可以「Give and take」(互相交流)。(梁偉榮攝)

作為圈中知名老將,自早年起已不時有機會向年輕人「講Talk」,可是全身投入培育新晉時裝設計師卻是第一次,更令他計劃在未來階段以幫助他們為首要任務。他留意到:

尤其在疫情之下,環境無法給予他們(年輕一輩)想要的東西,發展環境更困難。事實上,即使我作為入行30年,甚至是被捧了『上神枱』的人,也沉澱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在進軍時裝設計界之前,Dorian亦曾赴美國波士頓大學修讀市場學系。可是他笑言,數十年前學習的理論與現今的差異很大:「讀Marketing不會一本天書用到老。近年崛起的元宇宙、NFT等熱潮,我也用了接近一年時間學習。」而對於這些新生代卻是小菜一碟,「可以教返我轉頭」。

Dorian Ho最知名的作品包括晚裝、婚紗、獨特的旗袍等,並且深受不少名人明星如鄭裕玲、林憶蓮、徐子淇等喜愛。(梁偉榮攝)

除了透過設計比賽幫助年輕一輩將港產設計揚威到國際舞台,他認為,未來以過來人身份分享如何解決過往經歷的挑戰,扶植本地年輕設計師發展,更為重要。今年,他還會擔任非牟利環保組織Redress舉辦的全球性可持續時裝設計大賽的評審團,該比賽讓擁有4年以下的專業經驗的全球新晉設計師報名。

提供配對支援行銷策略 拓香港品牌潛力

Dorian的家族為世界級品牌Donna Karan及Calvin Klein的毛衣製造商,因此在早年進軍時裝設計界別發展時,他認為自己的確是較幸運的一群:「如果當日並非有家庭支持,加上我是讀市場學出身,怎能做到今時今日。」透過多年累積的相關合作人脈,以及從「碰過的釘」學習到的解決方法,近年他更期望將這些網絡及知識貢獻予培育新生代。

近日他已牽頭推出「亞洲新一代創意設計協會」,期望可以幫助本地設計師、不同階段的創業家等提供配對及合作,並作為連接上一代與下一代的溝通橋樑。

他認為在現今教育制度下,少有向這些年輕人灌輸到實用的行銷策略等知識,幫助他們發展,因此需要業界人士伸出援手。他補充:「我並非想撥冷水」,但是從市場觀察所見,仍有許多需要改善。

大多新晉時裝設計師面對資金有限、欠缺合作人脈等挑戰,許多Slasher(斜槓族)更是one-man band,他指:「除非有很好的合作夥件,否則單靠創意,亦難以成大生意。」於是盼透過該協會,努力為新興港產品牌打響名堂,甚至揚威海外。

今年適逢入行30周年,他又希望招攬行內新晉設計師一同設計「Ready-to-wear」新作,於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展)舞台展示。他認為,「1+1」發揮的力量相信會更大,更可以吸引各自的圈子注視,認識本地有潛力的設計師。

【可持續時尚】環保時裝平台女舵手兩度轉行 盼解救時裝業環境污染

可持續成必備元素 學習嶄新知識更貼地

Dorian Ho今年入行第30年,擁有的同名品牌已發展了約23年,旗下子品牌包括Dorian Ho Collection、Dorian Ho Homme、BabyDoll by Dorian Ho、Dorian Ho Bridal。最出名的作品就是晚裝、婚紗、獨特的旗袍,經常使用奢華面料、華麗的珠子、亮片與水晶圖案等。(梁偉榮攝)

近年市場講究環保,他表示即使作為已成名及資深的設計師,也不能忽略這一大新趨勢。時裝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更已成為品牌設計必備的元素,例如升級再造 (Upcycling) 也是其中一大可行方向,期望可以將良好的實踐「一代傳一代」。

他近年也將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帶入作品,並將傳統的裙褂改造成新穎的晚裝。(梁偉榮攝)

Dorian Ho旗下品牌過往為航空公司、銀行、酒店、地產發展商及化妝品牌等設計制服,他分享,品牌大約在5年前開始,已為不同行業設計具環保元素的制服,例如是採用「零浪費」(Zero Waste)裁剪。他指,作為本地老牌子,也需要學習嶄新知識,以更貼地的方式發展,聆聽新一代消費者的需要。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