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式微】環保華服設計師盼傳承手藝 品牌注入創新可持續元素

14:00 2023/03/19

分享:

分享:

為了重現早在香港式微的華服手作技藝,傳承這些傳統文化,時裝設計師林春菊(Janko)早在十年前開始推廣傳統華服文化及知識,還注入可持續發展元素於設計中,開設品牌新裝如初(Classics Anew)。

該品牌原本於兩大實體店鋪與社區連結,惟受近年的疫情衝擊,也需要一改經營方式,轉向全力於網絡平台展示及接觸社區,並自學拍攝及剪接影片。

擁有中式元素的服裝、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也可稱為華服,Janko指,新裝如初的華服主要有唐裝、男裝長衫、旗袍。同時,以獨特的設計及形象「將環保、可持續概念融入華服設計」打入市場,可以發揮不同創意、尋求更多變化、個人突破等。

    點擊圖片放大
    +2

Janko所盼望做到的「傳承」,絕對不是「單純將它們放入博物館,讓人觀賞」,而是讓港人可以親身、落手落腳接觸及了解背後的手藝。於她而言,箇中手藝就是「 一枝針一條線配合心思」,因此希望透過舉辦Workshop(工作坊),見證這門手藝得以傳承。而令感受最深刻的是:「曾經有一位母親報班,親手為女兒製作嫁衣。」

早在2014年正式開始營運位於PMQ的首間實體店之前,該品牌已有舉辦工作坊、擺市集等,期望除了將新概念帶入市場,還可以透過教育,將一些知識層面、較傳統的工藝及文化傳承,提供更有系統的教學。

機緣巧合拼湊 發掘興趣及設計新概念

提到這些設計形象及舉辦工作坊的由來,她分享,是由各個機緣巧合的情況拼湊而來,並源於在2008年畢業後在TVB劇組擔任服裝設計,也即她的第一份全職工作中,首度與古裝「相遇」,其後發掘到自己尤其偏愛中式服裝、旗袍,認為其有獨特的意義及傳承價值。

而後來的機緣巧合就是,2011年參與的Redress國際時裝比賽中,開始製作「升級再造」概念時裝。其後,剛好再有機儲再該概念延續:

剛好有朋友掉棄了一堆牛仔布給我,又遇上有fashion show(時裝表演),於是我忽發其想,製作了牛仔旗袍。怎料行cat walk(T型台)時又感覺幾靚、幾好。

    點擊圖片放大

她透露,在該場時裝表演前從未接觸過旗袍製作,於是更在Studio「閉關車足一星期」。親手製作並見證到行T型台之後的成果,令她感動不已。

【可持續時尚】環保時裝平台女舵手兩度轉行 盼解救時裝業環境污染

【傳承之路】時裝名師扶植新生代求突破 「1+1」推廣港產設計

向老師傅取經 鑽研製作及教學方法

此後,她亦開始找不同師傅學習,了解甚麼是花鈕、不同製作手法,探索教學方法,並鑽研及準備了一段時間才舉辦體驗班。她直言:

去一些學院、機構學習完又不練習的話,只懂做那一件兩件,而又不熟悉的話,那就不是屬於你的東西。

回顧初期發展,她都是在柴灣的工廈舉辦工作坊,以此奠定發展基礎。經歷一年多時間「有足夠資金才開設實體店」,分別在2014年於PMQ、2018年於紅磡高山劇場開店,將品牌進一步與社區連結。

自我鞭策 學習說話技巧

其設計師生涯中,幾乎每兩年就有一次新轉變。她笑言,當中最重大轉變的就是:

初出茅㿖擺市集的時候,有人經過的話,我也不太喜歡說話,還會故作瀟灑的覷視別人。可是在開設實體店後屢遇客人提問,才察覺當設計師同時身兼銷售人員,怎能不說話呢?

另加上要擔任工作坊教師,於是更急切地要學習不同說話技巧。

近年Janko積極拍Vlog及教學影片等,與觀眾交流,可是她笑言,自己亦曾經是一個連擺市集做生意都會故作瀟灑,抗拒主動與人交談的人。(湯致遠攝)

近年遇上疫情,又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

我需要再次迫逼自己作出改變,例如開始拍YouTube片,學習面對鏡頭及訓練自己講課的說話技巧,還有自學剪接技巧,親自操刀;推出線上課程以後,還要學Marketing(市場營銷)、Management(管理),以及對設計師而言相對陌生的、更深入的商業概念。

開拓吸睛貼地影片內容 線上課程放眼國際

Janko透露,受疫情衝突,其品牌新裝如初(Classics Anew)位於PMQ的實體店已在2021年中關閉。她指出,當時本地人、遊客也沒有,感覺整個市場轉變,於是關閉該分店,將資源集中於拓展網絡平台的內容。

早年流行投放Facebook廣告,她指當時簡單、隨意投放一則廣告就可以有回音,可是現時情況卻大不如前。因此,她轉向開拓更「吸睛」及貼地的影片內容,包括透過拍攝華服冷知識、華服製作教學等影片,在線上接觸更多社群,並放眼國際市場。近日,她另開始探索Web 3的可行應用,期望之後會加入成為新業務。

目前該品牌僅留下位於紅磡高山劇場新翼地下的實體店,與劇場一脈相承,並且舉辦工作坊、「華服學堂」課程等。近年再加設線上課程,期望讓世界各地的目標用戶,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親身體驗。

    點擊圖片放大

擬推新系列服裝 年內進軍日本市場

未來,Janko還計劃推出collection(系列服裝),期望以此作為品牌新裝如初在「設計思維上的成績表」。她直言,過去少有儲下該成績表,也曾經因為找有相關經驗的老師傅及廠商幫忙製作,導致「兩年幾內,一件都整唔到」。

而該挑戰由早期至今尚在面對,她說:「每次都需要嘗工藝,但暫時仍未找到最合適的合作廠商;加上它們都慣用電腦紙樣,不如經歷豐富的師傅,很容易導致美感欠奉。」因此,她認為未來還要推廣「設計美學」,當中的工藝並非單純講傳統工藝,還要講求美感、服裝QC(品質控制/品質檢驗)等。

此外,去年到日本兩次參展後,今年該品牌計劃陸續拓展日本市場,惟具體業務形式有待公布;今年4月,另將會到台灣的大學講課,宣揚該工藝及文化。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