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競賽】微軟Office App全面AI化 掀辦公室新革命 專家:校對監管工序不容忽視

14:00 2023/03/18

分享:

分享:

Microsoft 365 Copilot幾乎每一款應用都加入了AI相關的功能與支援工具,下達文字指令即可生成符合風格的PowerPoint投影片、講稿與分析圖表等。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大舉進軍不同商業領域,微軟(Microsoft)作為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的重點投資者之一,近日先後整合相關AI技術並推出新版搜尋引擎、為Microsoft 365推出AI Copilot系統等以先拔頭籌,搶佔「AI一哥」地位。

有專家指出,Microsoft 365 Copilot最新為Office App帶來的新功能,可作為未來向企業提供的增值服務,尤其有助中小企提升效率,惟同時必需校對及監管其生成的內容。

【網頁版ChatGPT】免VPN!Poe推出桌面網頁版 Android用戶也可用ChatGPT(附連結)

【ChatGPT下載教學】iOS App、網頁版免VPN 用ChatGPT 港人只需手機號碼/E-mail登記(附連結及教學)

指揮AI整PowerPoint及講稿等 更慳時間

外界關注科技大企如何將ChatGPT等的強勁功能結合在現有服務,進一步發揮AI威力。Microsoft日前發布的Microsoft 365「Copilot」新功能,讓用戶可以透過文字向一系列Office App下指令,生成符合風格的PowerPoint投影片、講稿與分析圖表,亦可以根據具體指令將作品內容作出修改調整。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專家:商業場景需思量對策

過去早有不少專家指出,AI會令人「産生幻覺」(Hallucinate),提供一種看似正確但其實內容完全虛構及錯誤的答案。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國際管理諮詢公司Accenture安全交付主管兼高級經理唐文生均提醒,用戶不能完全依賴這些AI功能,必需進行校對及編修。

唐文生認為,未來還有其他科企如Google、百度等推出不同AI應用,各商業場景如辦公室內採用AI也將會是大勢所趨,因此應當思量對策。他補充:

雖然AI功能非常方便,惟一定要小心AI出錯,同樣導致商業應用有危機。因此,監管工序不容忽視,企業也可採用第三方的監管技術方案來幫助。

以該企為例,近日已著手為企業客戶研究ChatGPT等相關AI技術的規範與監管方式。

據Microsoft解釋,Copilot是基於365應用、ChatGPT的語言庫與Microsoft Graph的用戶數據資料三者互動,從而將文件內容生成。在該發布會上,Microsoft亦多次強調,用戶不能夠直接取用AI所生成的文件,它有可能包含錯誤與不適當的內容。

中小企、辦公室上班族最受惠

是次新功能在商業場景下,相信可為用戶省掉不少時間,無論是企劃書、抑或公司介紹等各種題材,都指揮AI助力。唐文生估計,其中對中小企、辦公室同事的幫助最大。

方保僑認為,這些功能未來可以作為增值服務,讓企業客自行決定是否需要使用。對於各大科企正積極部署及整合AI,期望在市場中先拔頭籌,他亦提到:

企業也應該留意技術對原有產品的收入,是否也有影響。

【ChatGPT版Office】Microsoft 365 Copilot登場 PowerPoint、講稿、分析圖表全部交由AI做

Microsoft 365 Copilot幾乎每一款應用都加入了相關的功能與支援工具,但大致上的功能方向包括:

  • 1. 能夠向AI下達指令,由AI生成所需的文件檔案
  • 2. 可向AI輸入另一個文件檔案,AI會自動撮要重點,用於生成、編輯文件
  • 3. AI能夠依據具體指令,再修改所生成出來的文件

以PowerPoint為例,今後用戶可以依據一個特定的主題,例如「環境可持續產品」,要求製作投影片。Copilot在短時間內便製作出10頁,具合理內容次序、連同圖表與相片,甚至用色與設計亦符合主題的展示投影片;至於Excel,就可以直接要求代為分析數據,製作相關統計結果與圖表。此外,Teams與Outlook等都加入了AI支援功能,會議撮要與撰寫電郵等都可以由AI代勞。

現時已有20個微軟商業客戶參與測試365 Copilot,計劃在未來數個月擴大存取權限,並將分享IT管理員控制的詳細資訊,幫助部署該技術。至於定價及其他細節,官方表示將在未來數個月內公布。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