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復常】疫情減退了 和牛賣不了? 雜交牛和豬肉更看俏
日本和牛有指是世界上最高價的牛肉,不論是國內銷售或出產國外的,每一隻都經過嚴格管理、細心培育。隨著疫情緩和,日本食品的需求逐漸恢復,惟作為名牌食材的「和牛」仍陷於需求疲弱的狀態。此外,日本各種食材價格攀升,消費者的節約意識提高,對高價食材敬而遠之,亦進一步使和牛的需求疲弱。
【日本情懷】日本復古商品二手價暴漲10倍 顧客7成為外國遊客
批發價比疫情前更低
日本農畜産業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向國內餐飲和零售行業銷售、用於壽喜鍋(Sukiyaki)和涮涮鍋(Shabu-shabu)的肩胛肉(去勢、A5級、不含稅),批發價降至每公斤3,858日圓(約227港元),與去年同期下降4%,而與疫情前的2019年1月相比,更下降7%;另外,用於牛排等的上腰肉批發價與去年1月相比也下降了2%,降至每公斤7,255日圓(約428港元)。
在2022年,盡管年末時防疫措施逐漸鬆綁,和牛的行情反而再次陷入低迷,徘徊在低於疫情期間的水平,即使進入2023年後,銷情仍未見有反彈跡象。那麼是甚麼原因導致和牛賣不去呢?
從需求角度來看,首先是面向餐飲的需求復甦停滯。日本食品服務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日本正餐餐廳的銷售額比2019年同月減少15%。東京都內的大型肉類批發商的銷售負責人抱怨稱,食肆聚餐人數由10人降至4人,用餐人數較多的燒烤店和火鍋店等的消費增長乏力。
雜交牛、豬肉定單不降反升
此外,超市等顯示家庭需求的和牛銷量也很低迷。從東京都內的肉類批發商來看,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的和牛零售店銷量同比減少1成。由於國內通脹仍高企,各種食品亦相繼加價,消費者變得更節儉,令高價和牛的需求進一步放緩。有肉類批發商的高層管理人員表示,超市的和牛定單減少,與和牛相比,價格相對較為低廉的雜交牛和豬肉的定單反而增加。
從宏觀角度來看,2022年出口低迷亦導致日本國內行情下降。日本牛肉的出口不斷增長,惟2022年牛肉(包括碎肉)的出口額約為513億日圓(約30.2億港元),比2021年減少4%。作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美國,由於2022年低關稅的進口額度早被其他國家的牛肉用盡,因而未能擴大日本對美國的出口,構成負面影響。
最後,日本政府的供求政策結束也對和牛的行情造成負面影響。該國在2020至2022年期間實施了補貼和牛等冷凍食品保管倉庫費用的政策,當時市場上的冷凍品供應減少,對行情有一定程度的支持。惟至2023年補貼結束,肉類批發商將部分冷凍産品重新投向市場,成為供過於求的原因之一。
日本政府將於5月8日將新冠病毒在《傳染病法》上的分類調整為與季節性流感相同的「5類」,有日本肉類批發商的負責人稱,「希望這項調整成為企業進行大規模聚餐等趨勢恢復的契機」,對和牛的需求從觸底反彈充滿期盼。
【日本櫻花】日本櫻花賞花期開始 調查:賞花消費預算急升180%
責任編輯:楊嘉軒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