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2023】4月16日派首輪3,000元消費券 食肆料首輪「報復式受惠」
政府宣布分兩期發放消費券,第一期4月16日發放3000元,第二期7月16日發放2000元。
從過去經驗所得,消費券發放首日之首星期,對食肆及零售的幫助最大。
專賣日本和牛的宮崎肉本舖董事Jack Hsu表示,消費券對生意有一定幫助,「以我們經驗,第一期消費券的反應最厲害,生意額會直線上升,第二次派發已經沒那麼多。」他表示,餐廳一向有在網上平台提供優惠,「派發消費券後人客自然會來,我們不會特別再為消費券做優惠,但會繼續做非繁忙時段的優惠。」
Zenon Cafe的店主梁小姐(Cathy)表示,之前第1輪派發消費券的效果最佳,為店舖帶來最多的生意。對於今輪派發$5,000消費券,比她預期派的金額還要多。Cathy表示市民態度普遍是正面的,認為政府與民共度時艱是好事。對於如何經消費券促使消費,梁表示其餐廳與訂餐平台合作時,已包括提供使用消費券付款的優惠,而在店用餐的食客使用消費券亦可向9折優惠。Cathy認為經歷疫情後,市民在花費上會更變得謹慎,又表示預計市民得到消費券後,會首先用在購買電子產品,至第3或4輪才用在餐飲上。
活蘭印度素食創辦人Alex Pudupadi E 表示,不太肯定消費券的作用,「我們餐廳的生意額一向十分平均,而且今次只派發5,000元,大家很容易就會消耗掉。」他指出,很多人都會用消費券購物,特別是電子產品及衣服鞋襪等,「50、60歲才會去餐廳消費」,他對派發消費券沒有任何期望,但會於外賣速遞推出消費券9折優惠。
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兼新光酒樓集團常務董事總經理胡珠表示,消費券對餐飲業必然有幫助,惟幫助並非外界預期的大。他解釋,消費券的用途太多,近1至2輪的消費券發放後,大多市民將消費券用在購買家庭用品、電子產品等,而且消費者「不會百分百用於餐飲上」。胡珠預期,今輪5,000元消費券中,市民會將3至4成用於餐飲上。
記者:歐陽佩、楊嘉軒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