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毛豬銷售】黑毛豬火腿中港銷情佳 協會:料出口3年升6成

商業 11:15 2023/03/10

分享:

分享:

香港人向來識飲識食,黑毛豬火腿近年成為廣受歡迎的佐酒或餐前小吃,尤其在疫情期間,不少人會買回家開派對。據伊比利亞豬產業聯合協會(ASICI)數字,中國市場(包括香港)的出口按年增加逾53%;本地銷售商則表示,雖然疫情期間餐廳減少了入貨,但零售生意不俗,抵銷了部分損失。

【女神節商機】女神節+撤口罩令雙重獲利? 化粧相關零售生意料升2成

伊比利亞豬產業聯合協會(ASICI)主席Antonio Prieto指出,伊比利亞火腿主要產自西班牙及葡萄牙,前者佔了99%,產業的經濟效益超過22億歐元(約183億港元),佔西班牙肉製品產業的7至8%,並為該國提供了250萬個職位。

伊比利亞腌製火腿和前腿的全球出口數據在過去10年增長了120%,2021年出口金額達到5.2588億歐元(約43.73億港元),出口量逾5萬噸。出口在過去5年共增長了30%,2021年出口按年增長近15%。

數據分析,中國市場的出口按年增加了53.62%,出口金額逾2,715萬歐元(約2.26億港元),Antonio特別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8年出訪西班牙簽訂貿易協議,准許西班牙出口帶骨火腿到中國,之後出口量即有明顯上升。而在疫情3年期間,伊比利亞豬的出口仍是穩步上揚,亞洲區的增長尤其明顯。

Antonio表示,香港沒有關稅,是他們在亞洲區的重要市場之一,去年出口到香港的數字下跌11.68%,是因為西班牙可以直接出口到中國。隨著他們在國際進行推廣活動,他的目標是中國(包括香港)在未來3年的出口額提升逾60%。

西班牙黑毛豬優質矜貴

EatGoodSpain是本地銷售黑毛豬火腿的品牌之一,聯合創辦人陳志滔因為會講西班牙文,並掌握當地網絡,引進了不同西班牙食品到港出售,除黑毛豬火腿之外,還有煙燻風乾牛、海鮮罐頭及無花果乾等,批發及零售比例約為6:4。

他認為風乾火腿在本港已相當普及,但大家對黑毛豬火腿的認識並不多,「很多人仍會將火腿歸類為Parma Ham(意大利白豬火腿),但其實黑毛豬火腿是用更矜貴的黑毛豬製造,分別很大。」所以他們會定期舉辦西班牙文化活動,加深市民對食品的認識。

他表示,疫情對EatGoodSpain的銷售好壞參半,「最大影響是批發業務,因為限聚令等防疫措施,餐廳及酒吧很難營業,減少了入貨;與此同時零售業務就不錯,因為市民習慣了網購,又或購買優質食材回家享用。」他預料,隨著消費券及中港通關,市面人流會慢慢增加,品牌計劃做更多Pop Up店以及商場、超市的宣傳,期望今年生意額可以有20%增長。他希望航運復常後可以引進更多西班牙食品,對前景審慎樂觀。

EatGoodSpain聯合創辦人陳志滔引進了不同西班牙食品到港出售,除黑毛豬火腿之外,還有煙燻風乾牛、海鮮罐頭及無花果乾等。

葡國黑毛豬性價比高

中葡混血兒Michael Luis Franco先後在香港開設了「葡匯咪走雞葡國餐廳」及葡式食品店「Bairro Portuguesa」,兩店都有出售葡葡牙黑毛豬火腿。「葡萄牙與西班牙的黑毛豬都是同一品種,兩者放養位置相近,雖然葡國黑毛豬的名氣不及西班牙,但性價比很高。」香港人喜歡吃黑毛豬,尤其是配酒,「疫情之前我們一個月就賣十多隻原條豬脾,餐廳用豬脾來做餐前小吃,一個月也會用到6隻。」現時Bairro Portuguesa的24個月豬腿賣3,600元左右,36個月的賣4,000元左右。

銷售的黃金期是聖誕及農曆新年等長假期,「疫情期間餐廳生意大跌6成,幸好客人會買豬腿回家開派對」,他們在聖誕節的一星期就試過賣出20隻,不過整體生意額「拉勻都是不好」。Michael說,縱使現在已放寛防疫限制,但過去10個月的生意額比疫前仍減少45%,「我們的店舖在地庫,99%都是熟客,所以中港通關和消費券都對我們幫助不大。」

他表示現時香港經濟不好,很多人失業,故看不到餐廳生意會在短期內好轉,「剛入了12隻豬腿,是平時入貨量的一半,預期都要賣2、3個月」,他期望今年聖誕的西餐餐飲市道會復甦,但抱持觀望態度,「我會觀察3個月看看生意有沒有起色,然後才決定是否重推Happy Hour(歡樂時光),飲酒買一送一,助推黑毛豬佐酒小食。」

Michael Luis Franco先後在香港開設了「葡匯咪走雞葡國餐廳」及葡式食品店「Bairro Portuguesa」,現時兩店都有出售黑毛豬火腿。

【消費券商機】通關遊客增+消費券帶內需 飲食業審慎樂觀

本報記者:歐陽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