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轉軚撤回爭議法案 大型示威未停止
格魯吉亞國會周二(7日)通過外國代理人法案,但民眾質疑法案旨在打壓異己,當地已連續2晚爆發大型示威。格魯吉亞執政夢想黨(Dream party)周四(9日)宣布將會無條件撤回法案,指需減少社會對立。
古特雷斯晤澤連斯基 冀糧食出口協議續履行 【下一頁】
在法案通過當晚,格魯吉亞就有數萬名示威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外抗議,示威活動亦在周三(8日)晚上繼續,兩晚有民眾與警方發生衝突,最少142人被捕。部分示威者向警方投擲汽油彈、石頭及膠樽,而警方則使用催淚彈、閃光彈(stun grenade)及水炮車作驅散。






反對黨Droa黨代表Giga Lemonjala表示,示威活動將會繼續,直至法案正式撤回及當局釋放所有被捕示威者。反對黨Georgia黨支持者Kakhaber Kemoklidze表示,當局轉軚是民眾過去48小時在極端憤怒情況下,造就的特殊結果。他指國內社會85%都非常歐化,法案直接破壞當地憲法。
外國代理人法案要求,所有非政府機構每年若從海外獲得20%或以上資金,就必須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否則面臨罰款。外界指法案與2012年俄羅斯通過的法例類似,後者已被用於打壓異見人士。但格魯吉亞則指,法案是參考1930年代通過的美國外國代理人法。
車路士前班主合夥人被制裁 英政府開綠燈准售1.5億豪宅 【下一頁】
格魯吉亞去年申請加入歐盟,有民眾憂慮法案或增加獲得候選國地位難度,是次示威中亦有民眾高舉歐盟旗幟。歐盟駐當地辦事處歡迎當局撤回法案,並鼓勵格魯吉亞以包容及具建設性方式,恢復爭取成為歐盟候選國改革。
《新華社》此前報道,格魯吉亞2003年爆發玫瑰革命,立場親西方的政府開啟加入歐盟及北約進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不斷煽動烏克蘭等國家加入北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亦指北約大門永遠對烏格兩國敞開。但俄羅斯此前多次表明,拒絕接受北約繼續東擴。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李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