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騙局】9成人擔心家人遇詐騙 港人最易被「獨家優惠」字眼吸引
▲ 最容易詐騙得逞的標題,通常包含「中獎」、「獨家優惠」或「免費贈品」等關鍵字眼。(資料圖片)
數碼騙局手法層出不窮,消費者愈來愈易成為詐騙語言陷阱的受害者。Visa發布《詐騙特徵:欺詐語言》(Fraudulese: The Language of Fraud)報告指出,9成受訪者擔心朋友或家人不慎遇到潛在詐騙情況,包括收到網購網站有關贏得禮品卡或產品的通知,當中港人最易被「獨家優惠」字眼吸引。
Visa在全球18 個市場包括香港,向共 6,000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不法份子似乎利用消費者對詐騙手法的認知與實際行動之間的落差乘機進行詐騙。
【搜尋引擎】DuckDuckGo推測試版AI工具 編寫摘要回答用戶查詢
該報告指出,消費者普遍認為自己對詐騙訊息有足夠的警覺,而相比之下,有90%人傾向擔心朋友或家人不慎遇到潛在詐騙情況,包括收到要求驗證帳戶的電子郵件或短訊、銀行帳戶透支查問,及網上購物網站有關贏得禮品卡或產品的通知。
小心「點擊此處」、「限時優惠」字眼
調查又發現,最容易詐騙得逞的標題,通常包含「中獎」、「獨家優惠」或「免費贈品」等關鍵字眼。在香港,消費者表示往往最容易被「獨家優惠」吸引,其次是「點擊此處」和「限時優惠」。
此外,81%受訪者僅以犯罪份子能輕易偽造的細節來辨別資訊真偽,其中將注意力投放於公司名稱與標誌的人佔46%。再者,只有6成受訪者會確認資訊是否來自可靠的電郵地址,且只有47%消費者會檢查電郵是否有錯字。
【IG又死機】Instagram一度中斷 報告:影響全球數萬名用戶
Visa就建議,消費者在點擊任何數碼訊息的連結前,要可多花幾秒鐘識別詐騙份子的語言陷阱,例如可透過檢查帳戶號碼,或查證他們與公司的連繫一類難以偽裝的細節來識辨詐騙,保護自己免受詐騙傷害。
【ET財智Talk】樓市有望回升1成?資深投資者林一鳴分析本地住宅及寫字樓最新走勢 立即收看
責任編輯:陳卓賢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