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失業變創業】前港龍機師將駕駛艙搬「落地」 自製飛行模擬器延續飛行夢

14:00 2023/03/04

分享:

分享:

擁有多年飛行經驗的本地民航機師胡智恒(左)和劉哲創立AerospaceTS,開放予公眾體驗商業航空的日常運作過程,並以自身的經驗提供指導。

受新冠疫情影響,過去兩年航空業陷入史無前例的大蕭條,其中國泰港龍航空更於2020年正式畫上句號,大批航空從業員加入失業大軍。擁有逾17年飛行經驗的本地民航機師胡智恒(Geoffrey)和劉哲(Chit)就未因此而被打敗,反而快速應變,將駕駛艙搬「落地」,自製獲得Airbus官方認可的1:1飛行模擬器。

【換跑道追夢】女時裝設計師蛻變衝上雲霄 勉勵女性加入機師行列

【Kidult商機】港產藝創家自立品牌 攻玩具市場增作品完整性

一直視機師為終身職業的Geoffrey和Chit,在飛行15年後竟被一場疫症導致失去了「翅膀」,無法於3萬呎高空飛翔。對於熱愛飛行的兩人來說,確實晴天霹靂。不過,幸好Chit當時有已有兩手準備。

Geoffrey解釋,由於2020年1月航班開始逐步取消,到3月基本整個排班表都空空如也,兩人被迫停工。曾任平面設計師的Chit就忽發奇想,自行建造Airbus A321neo 1:1模擬飛行器,「本來是為自己練習而製造。」Chit指,由於機師每半年須續牌一次,必須不斷練習。但當時停飛,實在難以熟習飛行的感覺。因此他以電腦軟件重新畫出機艙的每一顆按鈕,並由Geoffrey進行編程,仿製駕駛艙。

後來國泰港龍航空正式宣布停止營運,兩人笑言:「只能馬死落地行。」決定將過往15年的經驗,結合模擬駕駛艙念頭轉化成生意,於2021年設立AerospaceTS,開放予公眾體驗商業航空的日常運作過程,並以自身的經驗提供指導,盼能吸引航空業生力軍,為航空教育出力。同時,他們也將AerospaceTS變成練習場,以「友情價」出租讓同行在停工期間,可繼續訓練肌肉記憶,備戰續牌試,待行業復甦時再次衝上雲霄。

馬死落地行 經驗結合念頭轉化成生意

由民航機長化身「老細」,兩人均直言感覺大不同。Geoffrey表示,機師只需要在工作時間工作,放工後就是自己時間;但擔任自家公司的負責人,就要24小時待命,所有事情都要處理。

舉例指,客戶若在凌晨時間預訂活動,他們都要盡快回覆。另外,若當日當值的同事若碰巧遇上無法解決的難題,也必須立刻趕回公司提供協助,Geoffrey憶述:「有次同事趕急打電話給我,說怎樣都無法啟動模擬器,我只能放下手上所有事情回到公司,最後發現原來只是未插電。」他笑言,雖然很無奈,但作為老細,依然有責任要解決問題。

Chit則認為,以前打工是為了履行其他人設立的目標。而作為老闆,就要設立目標予自己。但他也補充,在創業後心態有所轉變,個人體會多了很多,

前半世一直很努力要進入駕駛艙,夢想實現了,就開始想下一步的計劃。

他坦言,未來想做好AerospaceTS,以另一個方法聯繫着航空業。

不過兩人強調,開設AerospaceTS並非要「教人揸飛機」,而是希望能夠提升大眾對航空業的興趣。也讓對航空業有興趣的人,模擬駕駛飛機的感覺,再去判斷及確認是否真的要入行。兩人多次重申,要成為機師,首先要真心對航空有熱誠,切忌只參考「雞精班」的標準示範,更不能只透過模擬器玩數個小時,獲取數張證書,就認為自己適合當機師。Geoffrey笑言:「若果只是為了應對面試而上來玩的話,我就建議不要浪費金錢。」他補充指,由於機師要不斷考試,甚至考到退休,若果沒有真正的熱情,就算幸運地過了第一關,未來也絕對不能捱得過。

Geoffrey又提到,若有心想成為機師,其實一眼便看得出來,「若真的熱愛一樣事物,一定會對它有基本的理論知識,甚至會自願去鑽研。所以根本不用其他人來『教』。」二人均表示,如果希望能成為機師,不如好好裝備自己。

如願重返天際 難分身只能轉型

自政府去年放寬大部分防疫措施和恢復通關,航空業也逐步復甦。在疫情期間成為失業大軍,而創立飛行體驗中心AerospaceTS的Geoffrey和Chit,近日也如願重返天際。要同時兼顧兩份工,身兼機師及老細,兩人坦言:「十分辛苦!」

Geoffrey解釋,目前最大的瓶頸位是沒有人手能夠處理體驗活動,「當時聘請了許多同行幫忙進行指導,但他們均已返回各大航空公司繼續擔任飛機師。現時只能靠自己『頂硬上』,在空餘時間接受預約。」Chit補充指,以目前情況確實難續以過往的方法營運,「我們都沒有分身術。」所以他們決定改變發展方向,除了在空餘時間進行體驗活動外,也將會利用作為數碼港培育公司而獲取的40萬港元,研發及設計家用飛行模擬器,並以產品形式出售。

AerospaceTS最新研發的家用飛行模擬器,每一個按鈕、字體及顏色,均是兩人帶着拉尺到真實駕駛艙逐一量度及記錄。(黃建輝攝)

Chit表示,產品目標於6月開始量產,年底正式出貨,「暫時想先了解市場需求,才因應情況決定產量。」Geoffrey笑言,產品的成本不算太高,最貴的只是時間成本,因兩人為了將駕駛艙完美複製,他們更帶着拉尺到真實駕駛艙,逐一量度儀表版的按鈕大小,記錄字體及顏色。他們期盼,待產品推出後,能夠讓外界更容易接觸到空中巴士的真實運作,從而培養下一代興趣。

 

記者:曾曉汶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