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TSLA投資者日】馬斯克Master Plan:10萬億美元發展可持續能源、未提Tesla新車款 盤前插5%(不斷更新)
▲ 【特斯拉投資者日】馬斯克:將在墨西哥興建超級工廠 另10萬億美元發展可持續能源
Tesla特斯拉(美:TSLA)在德克薩斯總部舉行投資者日,CEO馬斯克(Elon Musk)闡述長遠願景「Master Plan 3」,雄心勃勃計劃汽車未來均轉向電動汽車,並計劃投入10萬億美元,創造可持續能源的未來。另外,Tesla重申期待已久的Cybertruck會於2023年問世,同時預告未來造車成本可以是原有型號的一半,但未有即場公布Tesla全新車款。
Tesla投資者日無驚喜,周五盤前股價插逾5%,報192.39美元。
Tesla 投資者日重點
- 無發布新車
- 墨西哥將建超級工廠,出產下一代汽車,但無提供細節
- Tesla最終只會大約有10款左右電動車
- 中國增長強勁
- 「Master Plan 3」目標是加速全球過渡可持續能源
墨西哥超級工廠將產下一代汽車
馬斯克於問答環節表示,Tesla將在墨西哥興建超級工廠(Gigafactory),生產下一代汽車。他亦提到,Tesla的車款最後只會大約有10款左右。不過,當被問及公司所稱正在計劃中的未來兩種車型時,馬斯克拒絕置評。
對於公司在中國市佔率,Tesla全球副總裁朱曉彤表示,公司在中國市佔率增長強勁,早前下調價格帶來需求,又努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不擔心在中國的市佔率表現。
重點發展可持續能源
Tesla目標到2030年,每年可生產2000萬輛電動車,預計總投資額為1500至1750億美元。馬斯克指:「地球『能夠』以及『會』轉向可持續能源經濟,而且在你有生之年能夠達成。」Tesla高管表示,以目前現金水平,該投資額是可行。
馬斯克親自介紹「Master Plan3」,稱實現可持續的能源經濟需要達到以下目標:
- 10萬億美元的資本開支,包括開採及提煉原材料
- 發展電池儲能至240太兆瓦(TWH);
- 可再生電力30 TWH;
- 能源要求為能源為燃料經濟的一半
- 儲能和可持續能源生產佔地面積低於0.2%
- 無法克服的資源挑戰為零
馬斯克指,「隨著我們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你會看到所有交通工具都完全電動化,但除了火箭。」
馬斯克計劃電網能源可完全再生
活動開始,馬斯克與傳動系統及能源工程高級副總Drew Baglino一同上台,討論未來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及可再生電網中的角色,司機可轉向全電動汽車,甚至有朝一日成為全自動駕駛汽車。
馬斯克計劃電網能源可完全再生,能源可轉到電動車及家用與商用的發熱器。馬斯克認為,工業高溫作業必須電氣化,運輸貨物和飛機也必須電氣化。
「這一天屬於任何投資於地球的人」
馬斯克指,這一天不只是給Tesla投資者,而是屬於任何投資於地球的人,他的願景是可以實現的,他基於物理及計算,傳達希望和樂觀的訊息。
馬斯克說,「有一條通往可持續能源的明確道路,不需要破壞自然棲息地或緊縮貨幣政策,只要結合儲能、電動汽車和電氣化等其他方面」。
另外,Tesla計劃推出1TWH每年能源儲存廠房,計劃至今的總投資額約為280億美元。Tesla擬推出電力供應計劃予零售客戶,包括提供每月計劃,一般電力方案為每月142美元。同時,又於今年7月,美國德州將有家庭無上限過夜充電服務,每月需30美元,從而減輕給電網帶來壓力,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時段。
不展示新車
Tesla設計負責人Franz von Holzhausen及車輛工程副總裁Lars Moravy接着展示新製造工序,以改善Tesla的生產效率。但von Holzhausen指,Tesla仍未能透露下一代汽車。
Tesla動力總成系統副總裁Colin Campbell指,Tesla下一個動力總成工廠將較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工廠小50%,但產能相同,他還表示,該公司正在研發一種與任何電池類型兼容的新型驅動裝置,以及一種不含任何稀土金屬的電機。
Tesla表示,以Tesla Model 3為例,成本由2018年至2022年,成本下降了30%,並來自銷量增長、生產能力、生產效率、電力系統等等。而下一代電動車之成本將會更低。
另外,Tesla推出新的充電泊位,以便向其他品牌的電動汽車開放自家超級充電網絡。Tesla的全球充電主管Rebecca Tinucci介紹,本周特斯拉開放了十家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它們可以為Tesla以外的汽車品牌服務,Tesla第四代充電器將首先在歐洲部署。
Tesla全球副總裁朱曉彤表示,公司產量達到了400萬輛的里程碑,公司的目標是每45秒造一輛車。不過,他指四個工廠是不夠的,Tesla需要建新的工廠。
(不斷更新)
相關文章:【TSLA】Tesla據報擬升級Model Y 新版將於2024年投產
相關文章:【TSLA】《環球時報》痛批馬斯克:你這是在砸中國的鍋嗎?
【ET財智Talk】債市表現將跑贏股票? 霸菱劉偉達拆解投資機遇及攻守兼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