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闆生意經@iM網欄】內地旅客紛來港 通關效應利好消費

名人薈萃 18:52 2023/03/01

分享:

分享:

今年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經已出爐,政府再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以及新來港人士,將分兩期獲發總額5,000元電子消費券,料今年4月發放首3,000元消費券,餘額則在今年中發放。政府派發消費券,明顯可帶旺零售消費。而港府在周三(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在室內、戶外及公共交通工具均不需要再強制帶口罩,此舉亦對本港整體的經濟發展甚為有利。同時意味本地所有社交距離措施正式結束,有利零售市道持續回暖。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處於關鍵點 部署還看基本面

從過往派發消費券的經驗看,超過一半或有上的人會把消費券主要用於零售消費上。而根據政府資料顯示,香港消費券計劃的支付工具涵蓋三萬至十萬家本地零售、飲食及服務業商戶,市民可於本地實體店或網店使用消費券,包括零售﹑餐飲﹑服務行業、持有商業登記的網店,甚至是本地旅行社、本地旅遊網站及本地航空公司網上系統等都可以使用消費券。因此,除了零售業,料上述的各行各業均可從中受惠。

目前中港兩地已全面通關,來港旅客人次持續回升,本地零售業迎來複蘇。普華永道預計,今年香港零售額增長13%至3,950億元,但提醒零售業在首幾個月仍將依賴本地消費,恐難以恢複至疫情前的水平。普華永道亞太區、中國內地及香港區消費市場行業主管合夥人鄭煥然估計今年有2,000萬遊客來港,大概是2018年6,500萬高峰時期的三分之一。

隨訪港旅客人次不斷回升,加上港府推出多項有利市民消費的措施,料可吸引更多人在港消費。惟部分港人在疫情下久未出遊,相信短期將傾向外遊多於留港,此或令即將發放的消費券效應未如之前般大。不過自中港兩地通關後,多個核心旺區重臨內地旅客的蹤影,為本地零售商注入消費動力。事實上,內地入境人數自通關後有明顯遞增的趨勢。展望未來,愈來愈多旅客來港消費,當中內地自由行旅客的購買力強勁,本地零售業有望持續表現穩定。

作者_Anna(馮文慧)簡介

前IM記者,現投身金融行業。白天上班8小時,跟一般白領無異,工餘時間則經營網店,從事玩具精品代購生意。愛好旅遊,本身做代購是希望幫補旅費,沒想到誤打誤撞下賺上一桶金並當上小老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開設實體門店。

更多小老闆生意經@Anna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Anna(馮文慧)

欄名 : 小老闆生意經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