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口】港1月整體出口按年跌幅擴大至36.7% 輸往日本跌幅最大按年暴挫50%

商業 16:37 2023/02/27

分享:

分享:

政府統計處今(27日)發表今年1月份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續錄得按年跌幅,分別下跌36.7%和30.2%。(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政府統計處今(27日)發表今年1月份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續錄得按年跌幅,分別下跌36.7%和30.2%。

繼去年12月份錄得28.9%的按年跌幅後,今年1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2,909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36.7%。同時,繼去年12月份錄得23.5%的按年跌幅後,今年1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3,163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30.2%。

進出口表現續強差人意 輸往日本按年暴跌5成

按國家或地區而言,今年1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下跌41.4%。此地區內,輸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日本(跌50.0%)、新加坡(跌45.2%)、台灣(跌45.1%)、中國內地(內地)(跌43.7%)和越南(跌41.7%)。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德國(跌40.0%)、美國(跌28.8%)和英國(跌27.0%)。

另外,來自大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內地(跌39.1%)、越南(跌38.4%)、韓國(跌36.2%)、日本(跌29.7%)、新加坡(跌23.1%)、馬來西亞(跌22.2%)和印度(跌20.7%)。

辦公室機器及儀器出口跌超過5成

按主要貨品類別而言,今年1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錄得跌幅,尤其是「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減318億元,跌52.7%)、「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減787億元,跌37.7%)、「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減192億元,跌32.2%)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減59億元,跌24.4%)。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 今年有一特殊原因,乃農曆新年來臨較早,加上內地防疫政策鬆綁,工人無需再「就地」過年而可回鄉過年,大多工廠因而提早「收爐」,致使工作天數較少而影響產能。林俊泓續指,由於有季節性因素影響,需要將今年1月和2月份數據合併分析,並與去年同期作比較,始知中國復常是否反映在出口貨值上。

香港電子業商會行政總裁衛紹邦表示,內地復常的預期經濟反彈尚未出現,還待工人春節後陸續回到崗位重啟產能。衛紹邦指,由於工廠生產需時,要看中國經濟是否真正復常,今年6至7月前後至為關鍵。若該時段公布的經濟數據有明顯改善,那麼已可謂成功復常。惟他強調,「若能追回至2022年6月份的水平已經很好」。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疲弱的外圍環境下,今年1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進一步顯著下跌。今年農曆新年來臨得早也可能影響了表現。輸往所有主要市場的出口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
 
展望未來,儘管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在短期內會繼續為香港的出口表現帶來嚴峻挑戰,但預期內地經濟會加快增長,加上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跨境陸路貨運限制已撤銷,應可緩減部分壓力。林俊泓預計,香港的進出口貨值最快要到下半年(第3季起)始有望復見正單位數增長。

【香港經濟】史立德:今年出口貿易量仍會下滑 廠商會建議政府設「通關緩衡帶」

記者:楊嘉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