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一周年】G20評估全球經濟損失 對俄額外制裁引爭議
今日(24日)為俄烏戰爭一周年,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於印度開會,評估俄烏戰爭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有國家不認同對俄羅斯實施額外制裁。
【俄烏戰爭一周年】聯合國大比數通過決議 要求俄無條件立即撤兵 【下一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今年的國内生產總值(GDP)增長2.9%,高於去年10月預測的2.7%,不過仍低於2022年3.4%的增長率。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周四(23日)強調,全球經濟目前表現已勝於大部分人幾個月前的預測。
她指經濟狀況有改善的一部分原因,是G20成員國政府及央行採取有力行動,甚至不惜犧牲經濟增長來打擊通脹。
日本為今年七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該國財務大臣鈴木俊一指,G7會密切關注制裁效果,按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德國財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則呼籲,必須向俄羅斯加大力度施壓,全面鼓勵俄羅斯經濟。
G7財長呼籲為烏克蘭提供進一步財政援助,並維持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
【俄烏戰爭一周年】回顧戰情與局勢發展圖輯 【下一頁】
不過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印度等G20成員國不希望對俄羅斯實施額外制裁。印度今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該國官員認為現有對俄制裁,正為全球帶來負面影響。
據悉,G20目前仍在討論公報内容,美方主張G20強烈譴責俄羅斯開戰後損害烏克蘭及全球經濟。不過印度嘗試保持中立,反對在公報使用戰爭一詞。
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四表示,部分國家與俄羅斯及前蘇聯有長達數十年淵源,關係難以一刀了斷。他認為印度多年來依賴俄羅斯的軍備等供應,但根據美方過去幾年的觀察,印度正緩慢遠離俄羅斯,改為與其餘國家建立夥伴關係。
緊貼地緣政治變化,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鄭錦玲
【ET財智Talk】恒指全年走勢先低後高? 東亞銀行李振豪分析中港股市最值博板塊